[发明专利]基于CPG的脊柱型多足机器人及其仿生运动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31373.2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2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宋光明;戚奇恩;韦中;高源;宋爱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16 | 分类号: | B25J9/16;B62D57/03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彭英 |
地址: | 21009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cpg 脊柱 型多足 机器人 及其 仿生 运动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CPG的脊柱型多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处于中部位置的主动偏航脊柱关节(05)以及若干条对称地布置在主动偏航脊柱关节(05)两侧的机器人腿,且主动偏航脊柱关节(05)的每侧至少具有两条机器人腿,每一条机器人腿均具有腿关节,腿关节包括髋关节、膝关节;控制系统针对主动偏航脊柱关节(05)以及每一条机器人腿分别配置一个CPG振荡器,各CPG振荡器共同耦合而成整个CPG网络,该CPG网络能够输出具有固定相位差的周期相位信号;控制系统能够将CPG网络中各CPG振荡器输出的节律信号转换成关节运动轨迹控制信号,并根据各关节运动轨迹控制信号自动控制相应关节活动,同时能
够将对应的各关节的位置信号反馈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所接收到的各关节的位置信号,调整脊柱、腿关节的运动轨迹控制信号,协调机器人的脊柱、腿运动;
CPG振荡器采用Kuramoto模型建立而成,表达为:
其中,i、j代表第i、j个CPG振荡器,φi表示第i个CPG振荡器输出的节律信号,ω表示振荡器频率,kij 表示第i、j个CPG振荡器之间的耦合系数,Δij表示第i、j个CPG振荡器之间的固定相位差;
控制系统通过改变第i、j个CPG振荡器之间的固定相位差Δij来改变第i、j膝关节间的相位关系,改变Ah、Ak、As来改变关节摆动幅度,改变振荡器周期T和振荡器频率ω来改变运动速度;
控制系统通过函数映射部分对CPG网络输出的周期相位信号进行函数变换,先将其映射为机器人脊柱关节、髋关节的运动轨迹控制信号,再把髋关节运动轨迹控制信号映射为膝关节运动轨迹控制信号;髋关节、膝关节、脊柱关节的运动轨迹控制信号表达式如下:
其中θh、θk、θs分别表示机器人的髋、膝、脊柱关节运动控制信号,φ为CPG振荡器的节律输出信号,T为振荡器周期,且T=2π/ω,Ah、Ak、As分别表示髋、膝、脊柱关节的摆动幅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CPG的脊柱型多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主动偏航脊柱关节(05)的每侧具有两条机器人腿。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CPG的脊柱型多足机器人的仿生运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脊柱型多足机器人的控制中枢根据人工控制要求,调整运动参数,向CPG网络发出控制指令;
步骤二:CPG网络根据所接收到的控制指令,生成具有固定相位差的周期相位信号;
步骤三:采用映射函数,将步骤二中CPG网络输出的周期相位信号映射为机器人的脊柱、腿关节运动轨迹控制信号;
具体地,CPG网络输出的周期相位信号通过映射函数进行函数变换,映射函数先将CPG网络输出的周期相位信号映射为机器人脊柱关节、髋关节的运动轨迹控制信号,再把髋关节运动轨迹控制信号映射为膝关节运动轨迹控制信号;髋关节、膝关节、脊柱关节的运动轨迹控制信号表达式如下:
其中θh、θk、θs分别表示机器人的髋、膝、脊柱关节运动控制信号,φ为CPG振荡器的节律输出信号,T为振荡器周期,且T=2π/ω,Ah、Ak、As分别表示髋、膝、脊柱关节的摆动幅度;
步骤四:机器人的脊柱、腿关节根据步骤三发出的脊柱、腿关节运动轨迹控制信号运动;同时将各关节的位置信号作为反馈信号反馈至机器人的控制中枢;各关节的位置信号包括各关节的力矩、角度信号;
步骤五、控制中枢根据所接收到的反馈信号,重复步骤一至四,调整脊柱、腿关节的运动轨迹控制信号,协调机器人的脊柱、腿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13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