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具冷却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31184.5 | 申请日: | 2018-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6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锋;范建良;冯丙;刘永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H01F41/098;F25D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燕宏伟 |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筒状主轴 传动轴 固定套 绕线模 治具芯 治具 冷却机构 进气通道 传动轴转动 伸出 从传动轴 技术设计 冷却技术 密封连接 一端连接 一端设置 周向固定 进气座 空腔 连通 冷却 | ||
本发明属于治具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具冷却机构。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合理等技术问题。本治具冷却机构包括筒状主轴和固定在筒状主轴一端的绕线模,在筒状主轴和绕线模之间形成空腔,在筒状主轴设有绕线模的一端穿设有治具芯固定套,在筒状主轴内还穿设有一端与治具芯固定套密封连接的传动轴,传动轴远离治具芯固定套的一端延长至筒状主轴远离绕线模的一端外且传动轴和筒状主轴周向固定连接,在传动轴内设有从传动轴伸出至筒状主轴外的一端向传动轴另一端设置的进气通道且进气通道与治具芯固定套连通,在传动轴伸出至筒状主轴外的一端连接有与传动轴转动连接的进气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缩短了冷却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治具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具冷却机构。
背景技术
空心线圈,其为一根或者多根漆包线经过绕线治具加工制成。
因为盘绕时的线圈,其需要进行加热从而将线内圈与外圈的粘连,或者将各根线之间的粘连。
目前,现有的加热一般是对治具或者线进行加热,而由于加热后,治具其具有一定的温度,每加工完成一个空心线圈后,通过外置的冷风庄主对治具进行冷却,现有的冷却方式采用将治具停止转动后再进行冷却,冷却的方式一般为风冷。
上述的这种方式,其虽然能够达到冷却的目的,但是,这种冷却的方式其至少存在如下缺陷:
第一、每次治具需要停止才能实现冷却,无形中降低了生产效率。
第二、冷却效果较差,即,冷却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且能够缩短冷却时间的治具冷却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治具冷却机构包括筒状主轴和固定在筒状主轴一端的绕线模,在筒状主轴和绕线模之间形成空腔,在筒状主轴设有绕线模的一端穿设有治具芯固定套,在筒状主轴内还穿设有一端与治具芯固定套密封连接的传动轴,传动轴远离治具芯固定套的一端延长至筒状主轴远离绕线模的一端外且传动轴和筒状主轴周向固定连接,在传动轴内设有从传动轴伸出至筒状主轴外的一端向传动轴另一端设置的进气通道且进气通道与治具芯固定套连通,在传动轴伸出至筒状主轴外的一端连接有与传动轴转动连接的进气座。
内部的冷却,其避免了外界的干扰。
内部的冷却机构,其不仅可以实现快速的冷却和散热,而且还可以提高冷却的效果,即,冷却更加稳定且实用性更强。
通过下端设计进气座,其可以大幅缩短冷却时间,即,可以在同步旋转的同时进行冷却,设计更加合理。
在上述的治具冷却机构中,所述的进气通道包括进气盲孔,进气盲孔的孔口位于传动轴延伸至筒状主轴外的一端,在传动轴靠近治具芯固定套的一端设有至少一个L形进气孔,L形进气孔的一端与进气盲孔的孔底连通,L形进气孔的另一端与治具芯固定套连通。
进气盲孔位于传动轴的轴向中心。
本申请中的L形进气孔具有若干个且圆周均匀分布,该结构的设计,其可以扩大出气量和冷却速度。
传动轴插于治具芯固定套内的一端和治具芯固定套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在上述的治具冷却机构中,所述的治具芯固定套内设有隔开部,传动轴插于治具芯固定套内的一端与隔开部之间形成型腔,在治具芯固定套的侧壁内部设有至少一个弯曲通气孔,弯曲通气孔的一端与型腔连通,弯曲通气孔的另一端与空腔连通。
隔开部位于治具芯固定套的中部内壁。
隔开部将治具芯固定套分隔成两个独立的腔室。
治具芯固定套和隔开部连为一体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11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电感线圈加工设备
- 下一篇:一种激光振镜线圈及其绕制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