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奥氏体不锈钢合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30736.0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771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陈晓阳;李兴成;任维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22C38/58 | 分类号: | C22C38/58;C22C38/42;C22C38/44;C22C38/48;C22C38/02;C21D8/00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刘娟娟 |
地址: | 213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奥氏体不锈钢 合金材料 抗菌 不锈钢合金材料 不锈钢合金 重量百分比 抗菌性能 力学性能 制造成本 稀土 制造 | ||
1.一种抗菌奥氏体不锈钢合金材料,其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组分:C≤0.05%、S≤0.03%、P≤0.03%、Si≤0.5%、Mn 12-14%、Cr 18.0-20.0%、Ni 1.0-3.0%、Cu 2.0-3.5%、Ag 0.15-0.3%、Mo 0.5-2.0%、Nb 0.01-0.2%、W 0.01-0.1%、Ba 0.001-0.01%、N0.3-0.5%、稀土0.001-0.1%,余量为Fe。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奥氏体不锈钢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元素为镧和铈中的一种或两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奥氏体不锈钢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稀土元素为镧和铈中的一种或两种与钇、镨、钕、钷、钐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奥氏体不锈钢合金材料,其特征在于:镧和铈元素中任意一种元素的质量占稀土元素总量小于等于51%,且镧和铈元素的质量总和占稀土元素总量大于等于99.7%。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奥氏体不锈钢合金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冶炼、铸锭或铸锭开坯、热轧、轧后热处理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奥氏体不锈钢合金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冶炼具体的为,采用真空感应炉、电炉与炉外精炼、转炉与炉外精炼中的任一种冶炼除稀土元素以外的其他组分,出钢浇铸前加入稀土元素,浇铸温度控制在1500-165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奥氏体不锈钢合金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铸锭或铸锭开坯采用锻造开坯或连铸连轧,加热温度为1100-1250℃,开坯始锻温度为1050-1200℃,终锻温度为950-100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奥氏体不锈钢合金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热轧时,坯料加热温度为1100-1250℃,开轧温度为1050-1200℃,终轧温度为950-105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奥氏体不锈钢合金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轧后热处理包括固溶退火和时效热处理两个过程,固溶退火温度为1000-1100℃,保温0.5-2小时;时效热处理温度为550-700℃,保温2-10小时,使富铜相充分弥散析出,取出后并酸洗。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奥氏体不锈钢合金材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为抗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菌或白念珠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3073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碳低铬耐磨衬板
- 下一篇:一种经济节约型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