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湿度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29989.6 | 申请日: | 2018-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7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 发明(设计)人: | 林鸿志;欧阳帆;韩忠晖;廖丽萍;周亚;秦嘉雯;何克;罗瑞刚;黄飞扬;全朝春;王炬;曾波;范学海;张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株洲供电分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旭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67 | 代理人: | 瞿卫军 |
| 地址: | 410007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采集模块 数据处理模块 湿度模拟量 电源模块 温湿度检测装置 温度模拟量 检测 工作效率高 温度数字量 输出 装置操作 电连接 数字量 温控器 检查 采集 发送 供电 转换 | ||
1.一种温湿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数据处理模块、电源模块、采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采集模块电连接;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采集模块输出的温度模拟量和湿度模拟量,并将所述温度模拟量和所述湿度模拟量分别转换成温度数字量和湿度数字量;
所述电源模块用于为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和采集模块供电;
所述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接收和发送温度模拟量、湿度模拟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键控制模块,所述按键控制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按键控制模块用于传递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输出的温度和湿度数值给温湿度控制器,和/或所述按键控制模块还可以切换检测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式包括检测所述温湿度控制器及所述温湿度控制器的第二温湿度传感器的正确性,和/或检测所述温湿度控制器启动的正确性及所述温湿度控制器的启动值是否合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通过印刷电路板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温度数值、湿度数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数值包括所述采集模块的温度数值和所述按键控制模块输入的温度数值,所述湿度数值包括所述采集模块输出的湿度数值和所述按键控制模块输入的湿度数值。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为单片机。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包括表笔和第一温湿度传感器,所述表笔用于接收需校验的第二温湿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模拟量、湿度模拟量并发送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输出温度模拟量、湿度模拟量给需校验的温湿度控制器;所述第一温湿度传感器用于采集环境温度和湿度数值。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读取温湿度控制器所显示的温度W3、湿度S3及温湿度控制器中第二温湿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温度W2、湿度S2,并获取所述采集模块中的第一温湿度传感器所采集的环境温度W1、湿度S1;
2)根据W1与W2、S1与S2及W2与W3、S2与S3的对比,确定温度、湿度的相对误差;
3)基于预设的温度、湿度的最大允许误差,对所述温湿度控制器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得到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所述检测结果包括:
若W1与W2的相对误差小于最大允许误差1℃和/或S1与S2的相对误差小于最大允许误差3%,且W2与W3、S2与S3相一致时,所述温度控制器运行正常;
若W1与W2的相对误差小于最大允许误差1℃和/或S1与S2的相对误差小于最大允许误差3%,且W2与W3的相对误差大于最大允许误差5℃,S2与S3的相对误差大于最大允许误差10%时,则温湿度控制器异常,第二温湿度传感器正常;
若W1与W2的相对误差大于最大允许误差1℃和/或S1与S2的相对误差大于最大允许误差3%,且W2与W3、S2与S3相一致时,则所述第二温湿度传感器异常,所述温湿度控制器正常。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之后还包括步骤4):
通过调整所述温湿度检测装置的输出温湿度数值,并将所述温湿度数值输入到温湿度控制器上;
将所述温湿度控制器的温湿度数值调节到加热启动值范围内,查看所述温湿度控制器的加热是否启动;
将温湿度控制器的温湿度数值调节到加热返回值范围内,查看所述温湿度控制器的加热是否返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株洲供电分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株洲供电分公司;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998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