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监测灶具装置灶具面或者玻璃面破损危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9692.X | 申请日: | 2018-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918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熊开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富凌能源利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72 | 分类号: | G01N25/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灶具面 破损危险 玻璃面 监测 机械应力 灶具装置 直接测定 热感应 热膨胀 热效应 电加热装置 传统材料 玻璃窗 灶具 烤炉 可用 灶区 加热 破损 玻璃 观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测灶具装置灶具面(10)或者玻璃面破损危险的方法。这种监测灶具面(10)破损危险的方法所针对的灶具带有至少一个设置在灶具面(10)上通过电加热装置加热的灶区(12a,12b,12c,12d),其中,对该灶具面(10)由于热效应而出现的破损进行监测。为了能使用比传统材料热膨胀大、从而成本低廉的材料作为灶具面(10),在该监测方法中直接测定灶具面(10)的热感应机械应力。同样本方法也可用在作为烤炉观察玻璃窗使用的玻璃面情况,此时直接测定玻璃面的热感应机械应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测灶具装置灶具面破损危险的方法,该灶具带有至少一个设置在灶具面上通过电力口热装置加热的灶区,其中,对灶具面由于热效应而出现的破损进行监测。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监测灶具装置玻璃面破损危险的方法,其中,玻璃面受到电加热装置所施加的热负荷,且对玻璃面由于热效应而出现的破损进行监测。
背景技术
在辐射加热体、接触加热体或者感应加热的灶具装置中对灶具面的加热导致受热区的热膨胀。这种热膨胀会造成灶具面局部拉应力过大而破裂。
在例如作为烤炉观察玻璃窗使用的玻璃片或玻璃面上,也存在由于热感应机械应力而出现破损的危险。
在现有技术已公知了使用热膨胀很小的玻璃陶瓷制作灶具面。这种玻璃陶瓷由CHOTT GLAS 公司以商标名CERAN 提供。这种CERAN玻璃陶瓷对于所希望的设计造型来说不能轻而易举地染成白色或者其他颜色。
因此由现有技术可知,在使用那些不具有像例如CERAN玻璃陶瓷那样热膨胀小的白色或者其他颜色的玻璃陶瓷时,需要监测和限制加热区的温度。
这种温度监测方法是间接的,因为测量的不是造成破裂的应力,而是引起应力的温度。因为产生的温度其局部分布和玻璃陶瓷上产生的应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温度监测时不能立即得知,所以必须注意要使用具有足够小热膨胀的玻璃陶瓷。此外,灶具面上所达到的温度不允许选择得过高,以避免玻璃陶瓷破损。加热区在灶具面上的空间布置或者其彼此间距也对破损拉应力的出现产生影响。
因此在温度监测方法中,在考虑造成玻璃陶瓷破损拉应力的主要因素方面必须留有一定的安全余地。这一点再次意味着,为了不超过安全余地,所使用的玻璃陶瓷不能加热到还未临界的最高温度。因此,玻璃陶瓷灶具面固有的能力不能得到充分利用。
采用实用的温度测量法对整个灶具面或者至少灶具面上出现拉应力的关键区就温度分布方面进行监测是不够的。不能可靠地得出对所对应的应力状况的结论。
所要遵守的安全余地和温度测量的不精确性会导致,例如对感应式灶具面必须采用那种热膨胀比必需的更小、从而价格也更高的玻璃陶瓷。
上面以灶具装直的灶具面为例所说明的问题相应地也会出现在作为烤炉观察玻璃使用的玻璃片中,尤其是在烤架操作时或者热解作用(Pyrolyse)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监测灶具装置的灶具面或者玻璃面破损危险的方法,该方法与传统使用的材料相比,可以使用热膨胀较大的材料。这种材料比传统使用的材料成本低廉。
对于监测灶具装置灶具面破损危险的方法来说,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通过直接测定灶具面的热感应机械应力来解决。而对于监测灶具装置玻璃面破损危险的方法来说,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通过直接测定玻璃面的热感应机械应力来解决。
通过直接测定灶具面的热感应机械应力,这种方法尤其在测量精度和简化测量结构方面所具有的优点是,直接测量引起热感应机械损坏的因素的值,也就是应力本身,并不是测量例如像温度这种间接的、不具典型意义的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富凌能源利用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富凌能源利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96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