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破碎清理一体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29578.7 | 申请日: | 2018-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7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 发明(设计)人: | 曹安华;耿焕庚;金庆仁;郑衍祥;杨国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市徽州安华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F3/96 | 分类号: | E02F3/96 |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 地址: | 2459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清料 挖斗 破碎 破碎锤 摆臂 悬置端 一体机 摆动 摆动动作 铰接连接 驱动机构 一机多能 远离位置 姿态位置 作业效率 钎杆座 避让 钎杆 悬置 转运 驱动 安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破碎清理一体机,包括连接在摆臂悬置端的破碎锤,破碎锤包括钎杆座及其上设置的钎杆,所述的摆臂悬置端还连接有清料挖斗,清料挖斗与摆臂悬置端铰接连接,摆臂与清料挖斗之间设置驱动清料挖斗摆动的驱动机构。本发明中将破碎锤和清料挖斗集成在一起,需要破碎的时候就将清料挖斗摆动至与破碎锤避让的远离位置,避免其对破碎操作造成妨碍,待破碎到适当区域或破碎量的时候,实施摆动动作以便清料挖斗至便于扒料或铲料的姿态位置处以便实施已破碎物料的清理或转运动作,这样设备就可以实现一机多能的功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具体讲就是兼备破碎和清理功能为一体的机械装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破碎机广泛使用在道路、建筑、采矿工程中,大量的物料需要实施挖掘、破碎,例如破损路面修复、建筑物或构筑的拆除、矿山开采等场合,破碎机有其独特的优势,现有破碎机通常是由动力车身本体及车身上连接的多级摆臂,摆臂的悬置端设置破碎锤,破碎锤主要包括由液压或气动动力源驱动的钎杆,钎杆在钎杆连接座上往复运动,钎杆头击打待破碎物料,对物料实施破碎。现有技术中的破碎机只做单一的破碎工作,破碎现场的清理需要交由其它设备如装载机或挖掘机等,这样就需要多台设备配合工作,必然导致成本增加,尤其是有时场地环境限制无法满足多个设备同场作业,这样就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具破碎且将被破碎物料及时清理的破碎清理一体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破碎清理一体机,包括连接在摆臂悬置端的破碎锤,破碎锤包括钎杆座及其上设置的钎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摆臂悬置端还连接有清料挖斗,清料挖斗与摆臂悬置端铰接连接,摆臂与清料挖斗之间设置驱动清料挖斗摆动的驱动机构。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将破碎锤和清料挖斗集成在一起,需要破碎的时候就将清料挖斗摆动至与破碎锤避让的远离位置,避免其对破碎操作造成妨碍,待破碎到适当区域或破碎量的时候,实施摆动动作以便清料挖斗至便于扒料或铲料的姿态位置处以便实施已破碎物料的清理或转运动作,这样设备就可以实现一机多能的功效,为其它设备实施转运物料提供方便,也为自身的行走提供了便利环境,为设备转位至下一个作业工位提供了安全便利条件,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中的挖斗摆动过程的状态示意图;
图5、6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破碎清理一体机包括连接在摆臂悬置端的破碎锤10,破碎锤包括钎杆座11及其上设置的钎杆12,所述的摆臂悬置端还连接有清料挖斗20,清料挖斗20与摆臂悬置端铰接连接,摆臂与清料挖斗20 之间设置驱动清料挖斗20摆动的驱动机构。上述技术方案中,破碎锤 10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本发明的核心在于将破碎锤10与清料挖斗20集成在一起,相互协同工作,驱动机构驱动清料挖斗20摆动至避让位和工作位,处在避让位时破碎锤10可以自行完成破碎工作,处在工作位时可以实施扒料挖料的清料工作,或将物料大致整理平齐方便设备自身通过转位至下一工作位,或将物料清理到其它装载、转运设备便于作业的位置,从而显著提高了作业效率和作业安全。
所述的清料挖斗20与钎杆座11之间构成相互转动配合且清料挖斗 20的回转轴心与钎杆12的长度方向空间垂直,需要说明的是空间垂直包括两者共面的情况,也包括两者之间构成间距的垂直。这样布置,清料挖斗20可以获得优选的转位路径和相应的快捷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市徽州安华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黄山市徽州安华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95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