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氮-磷共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29284.4 | 申请日: | 2018-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4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彭昌;曾添钦;余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05 | 分类号: | C01B32/05;C01B32/1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氮‑磷共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碳材料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搅拌条件下,将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和多巴胺水溶液混合,并加入碱性PBS缓冲溶液,搅拌20‑24h;(2)在步骤(1)处理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DOPO溶液,并继续搅拌12h‑14h,得到黑色溶液,然后将该溶液固液分离,得到固体产物,将固体产物经水洗、醇洗、干燥得到黑色固体;(3)将所得的黑色固体在管式炉中,惰性气体保护的条件下,于700℃‑900℃下高温处理3‑6h,即得到氮‑磷共掺杂的石墨烯碳材料。本发明采用简单的化学反应方法,将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与多巴胺水溶液的混合溶液作为前驱体,利用氢键结合的特点,引入DOPO,制备途径简单,易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磷共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活性碳材料是一种具有丰富空隙结构和较大比表面积的碳材料,其具有化学稳定性好、力学性能高且可方便再生的特性,已被广泛用于气体分离、水净化处理、催化色谱分析、能量存储以及难以加工的工程陶瓷制备等领域。功能化的活性炭材料除具有普通活性碳的性质之外,还具有其它更为专一和特殊的用途。元素掺杂是常见的功能化方式之一,用于碳材料掺杂的元素主要有氮、氧、硼、磷等元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氮-磷共掺杂的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氮-磷共掺杂石墨烯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搅拌条件下,将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和多巴胺水溶液混合,并加入10-20ml碱性PBS缓冲溶液,在室温下搅拌20-24h;
(2)在步骤(1)处理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DOPO溶液,并继续在室温下搅拌12-14h,得到黑色溶液,然后将该黑色溶液进行固液分离,得到固体产物,将固体产物经水洗、醇洗、干燥得到黑色固体;
(3)将步骤(2)中所得的黑色固体在管式炉中,惰性气体保护的条件下,于700℃-900℃下高温处理3-6h,即得到氮-磷共掺杂的石墨烯碳材料。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氧化石墨烯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5-1.8mg/mL。
优选的:所述多巴胺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2.5mg-13.5/mL。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碱性PBS缓冲溶液为12.5-13.5ml,其pH=8.0-8.5。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的黑色溶液经固液分离得黑色固体过程中将固体产物先用水洗涤2-3次后用乙醇洗涤2-3次。
优选的:步骤(2)中DOPO的加入量使得DOPO在混合溶液中质量浓度为0.5mg-0.8mg/mL。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惰性气体为氩气。
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的高温处理温度为700-800℃,处理时间为4h。
另外,本发明还需要保护由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氮-磷共掺杂的石墨烯碳材料以及该材料在生物传感方面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
本发明采用简单的化学反应的方法,将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与多巴胺水溶液的混合溶液作为前驱体,利用氢键结合的特点,引入DOPO。其中氧化石墨烯起着类似模板的作用,多巴胺溶液作为氮源,DOPO作为磷源。并且该途径制备途径简单,易于操作。由此得到的氮磷共掺杂的材料的比其他类似的的如吡咯,酚醛树脂为原料的产率率高,且其独特的双层碳夹石墨烯的结构和丰富的缺陷能够为电子的传输提供更为便捷的通道,从而为其提供了优越的导电性能和储能条件。且其所用仪器较为普遍、原料成本较低,绿色环保,并且无有害气体产生,对操作人人员的影响较小,易于实现工业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未经湖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92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