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8124.8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29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黄通兵;秦林婵;杨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七鑫易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G06F3/0484;G06F3/04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董文倩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注视点 触摸指令 控制指令 触摸操作 触摸设备 控制终端 信息生成 确定性 指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针对终端的注视点信息;获取对触摸设备进行触摸操作所产生的第一触摸指令;依据注视点信息与第一触摸指令确定对终端的控制指令;控制终端执行与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本发明解决了无法准确根据注视点信息生成确定性指令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机交互的方式逐渐多样化,多通道交互综合采用视线、语音、手势等新的交互通道、设备和交互技术,使用户利用多个通道以自然、并行、协作的方式进行人机对话,通过整合来自多个通道的、精确的和不精确的输入来捕捉用户的交互意图,提高人机交互的自然性和高效性。多通道人机交互中,交互自然性、交互高效性及与传统界面的兼容性尤其重要。
眼动跟踪技术利用眼动测量设备以毫秒级捕捉使用者眼睛图像,通过分析瞳孔轮廓、虹膜轮廓、瞳孔中心、虹膜中心及外界光源在角膜上的反射点等特征的相对位置,估计视线方向或者视线落点。目前,眼动分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新型人机交互(用眼睛打字、玩游戏)、医学诊断、用户体验研究、心理与认知研究、教育辅助等领域。
现有的苹果手机、华为手机、三星的一些机型具有眼动跟踪功能,可以实现眼动解锁、无眼动时休眠、眼动翻页等应用。也有沟通辅助产品,采用视线输入帮助残疾人与外界沟通。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注视不是一种确定性指令,计算机容易分不清用户的视线停留是要进行操作还是仅仅观察目标,这就是迈达斯接触问题。
此外,眼动仪具有固有的不精确性,并不能保证计算所得注视点与实际注视点100%重合,尤其在手机、PAD等使用环境复杂的场景,眼动设备对注视点的估计容易不准备,导致用户体验差。在以往的方法中,采用注视时长阈值的方法,效率比较低而且容易误操作。
针对上述无法准确根据注视点信息生成确定性指令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以至少解决无法准确根据注视点信息生成确定性指令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针对终端的注视点信息;获取对触摸设备进行触摸操作所产生的第一触摸指令;依据所述注视点信息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确定对所述终端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终端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
进一步地,在依据所述注视点信息与所述触摸操作指令确定对所述终端的控制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校准所述注视点信息。
进一步地,校准所述注视点信息包括:确定与目标物对应的注视点所在的初始位置;调整指示物的位置,使所述指示物与所述目标物重合,并将调整后的所述指示物的位置作为校准后的注视点信息,其中,所述指示物用于指示所述注视点所在位置。
进一步地,调整所述指示物的位置包括:获取对触摸设备进行触摸操作所产生的第二触摸指令;根据所述第二触摸指令调整所述指示物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设备执行上述所述的终端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所述的终端的控制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终端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针对终端的注视点信息;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对触摸设备进行触摸操作所产生的第一触摸指令;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注视点信息与所述第一触摸指令确定对所述终端的控制指令;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终端执行与所述控制指令对应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七鑫易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七鑫易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81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