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固体废弃灰渣制备淤泥固化剂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28060.1 | 申请日: | 2018-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8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 发明(设计)人: | 杨诚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诚龙 |
| 主分类号: | C04B38/08 | 分类号: | C04B38/08;C04B28/14;C01B33/021;C02F1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 地址: | 343799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淤泥固化剂 制备 废弃 灰渣 固化 氨水 资源再生利用 多孔添加剂 废弃污染物 固体废弃物 排放废弃物 生产成本低 粉煤灰 脱硫脱硝 污染问题 磷石膏 粉磨 烘干 抗压 密封 淤泥 破碎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固体废弃灰渣制备淤泥固化剂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将脱硫脱硝废弃灰、粉煤灰、磷石膏、重碱分别进行破碎、粉磨、搅拌混合均匀,加入多孔添加剂、氨水,在密封下搅拌混合、烘干得到淤泥固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利用固体废弃灰渣制备淤泥固化剂制备方法简洁,生产成本低,利用固体废弃物率高,解决了企业随意排放废弃物及污染问题,提高了固体废弃污染物资源再生利用。同时,制备得到的淤泥固化剂具备优良的固化效果,固化后的淤泥具备良好的抗压作用和优异的抗渗透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固体废弃灰渣制备淤泥固化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软弱粘性土层广泛分布于海相、湖相以及河相等地势比较低洼地带。目前,国内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如天津、连云港、宁波、广州等地的沿海软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从天津-唐山-上海-宁波-杭州-温州-福州-厦门-广州-深圳等城市的软土含水率从北到南逐渐增大,压缩性随之增高,强度逐渐降低。工程建设中遇到了大量的软土地基处理问题,特别是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天然含水量大,空隙比大,压缩系数高,抗压强度低,且具有蠕变性,触变性等特殊的工程性质,由于这地区域地表终年潮湿或积水。常有喜水性植物生长,又导致软土中含有较多的腐殖质和有机物,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工程特性比较复杂,对软土处理工艺上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处理软土地基传统是使用水泥浆搅拌桩及旋喷桩。此方法是基于水泥加固土的物理化学反应,水泥在具有一定活性介质的作用下进行一些列的物理化学反应,水泥水解和水化产生凝胶体和各种水化合物,使土体团粒化,硬化,填充土体间的空隙,使软土达到使用强度。但是其反应速度慢,且对水泥用量大,成本高。
目前,土地固化剂主要分为有机化合物类、无机化合物类、生物酶类、复合型固化剂等。固化剂的主要作用是在掺入淤泥后,与淤泥中的自由水发生水化反应,生成的水化物由胶凝状态逐渐转变成稳定的结晶体,填充在淤泥土颗粒的孔隙中,形成坚固的骨架,增强淤泥的强度。由于淤泥具有高含水量特征,难以满足作为道路填料时最佳含水率要求,针对这一特点,固化剂的选择应特别重视其吸水性能,利用固化剂的吸水性提高淤泥的最佳含水量,同时有利于提高淤泥强度。但目前大部分固化技术不仅仅组成复杂,原料成本高,从而增加了固化土的应用成本,同时采用的各种助剂添加剂对环境有害,极易造成土壤和环境污染,对环境不友好。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固体废弃灰渣制备淤泥固化剂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将脱硫脱硝废弃灰、粉煤灰、磷石膏、重碱分别加入到破碎机进行破碎,然后分别加入到管磨机粉磨;
S2将粉磨后的脱硫脱硝废弃灰、粉煤灰、磷石膏、重碱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即得所述淤泥固化剂。
优选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固体废弃灰渣制备淤泥固化剂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S1原料预处理:将脱硫脱硝废弃灰、粉煤灰、磷石膏、重碱分别加入到破碎机进行破碎,然后分别加入到管磨机粉磨;
S2将粉磨后的脱硫脱硝废弃灰、粉煤灰、磷石膏、重碱加入到搅拌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加入多孔添加剂、氨水,在密封下搅拌混合均匀,烘干,即得所述淤泥固化剂。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各原料粉磨后的勃式比表面积均大于400m2/Kg。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粉磨后的废弃灰、粉煤灰、磷石膏、重碱的质量比为1:(0.5~1.5):(0.3~0.8):(0.1~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诚龙,未经杨诚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80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