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类轴对称倾斜出口收扩喷管及其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27675.2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0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焦大梅;王丽丽;钟文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普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33/04 | 分类号: | B64D33/04;B64F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杨春女 |
地址: | 2100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对称 倾斜 出口 喷管 及其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类轴对称倾斜出口收扩喷管及其设计方法,属于飞行器领域,旨在提供一种类轴对称倾斜出口收扩喷管及其设计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1)包括气流以轴对称喷管的流动特性通过的喷管,喷管的出气口倾斜设置;2)设计步骤:基于特征线法计算得到初始流场,并获得原始轴对称喷管型面;在原始喷管喉道截面所在的平面内,作目标喷管的喉道截面圆(简称目标圆)与之内相切,建立目标圆与原始喷管喉道截面的对应关系;在初始流场中根据目标圆进行流线追踪,通过三维造型设计得到喷管型面。本发明的优点是:1.具有轴对称喷管最大推力特性;2.喷管出口倾斜能够避免机尾擦地现象发生;3.减轻重量;4.保护机体不受高温烧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类轴对称倾斜出口收扩喷管及其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在航空发动机尾喷管设计中,基于特征线法设计的轴对称喷管具有推力系数高,出口气流均匀的优点,在航空领域有广泛应用。但如果要达到满流状态,特征线法设计的轴对称喷管长度较长,会增加飞机重量,对于水平起降飞行器来说,更容易发生机尾擦地情况。常用的解决方法是对特征线法设计的轴对称喷管直接进行截短,但这势必会带来推力系数的下降,同时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还可能发生发动机排出的高温气体烧蚀机体表面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类轴对称倾斜出口收扩喷管,其优点在于:在具有轴对称喷管最大推力特性的情况下,能够避免机尾擦地现象发生,解决结构布局问题;同时由于喷管为倾斜出口,可保证喷管在与机体相近的一侧保留较长的壁面,在距机体较远的一侧壁面较短,从而保护机体不受高温烧蚀,并减轻重量。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喷管,所述喷管包括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设有喉道,所述喷管的出气口倾斜设置,气流在喷管内的流动具有轴对称喷管的流动特性。
通过上述方案,目标喷管由于气流在喷管内的流动具有轴对称喷管的流动特性,气流在管内完全膨胀,使得目标喷管的推力特性与轴对称喷管推力特性一样,即具有最大推力系数。同时由于喷管为倾斜出口,喷管在与机体相近的一侧保留较长的壁面,在距机体较远的一侧壁面较短。因此,目标喷管在具有轴对称喷管最大推力特性的情况下,可以保护机体不受高温烧蚀,减轻机体的重量,并能够避免机尾擦地现象发生,解决结构布局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上述类轴对称倾斜出口收扩喷管的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特征线方法计算出初始流场,通过特征线计算出的喷管壁面获得原始轴对称喷管;
在所述原始轴对称喷管上取喉道截面设为初始截面,以所述初始截面的圆心O为原点建立XOY直角坐标系;
在所述XOY直角坐标系内选取一位于初始截面内的目标圆,设此目标圆为目标管体的喉道截面;
在目标圆上取一系列离散点P,并确定点P在原始轴对称喷管的初始截面上对应的目标点;
在初始流场中,根据流线追踪法,分别作出穿过这些目标点的流线;
以这些流线为曲线段,作出穿过这些曲线段的曲面,获得目标喷管的壁面。
通过上述方案,可以迅速便捷的生成目标喷管的模型。
进一步的,在所述初始截面内取任意一点O',以O'为圆心作一与初始截面内切的圆为目标圆。
通过上述方案,操作者可以在初始截面内迅速的得到一个目标圆。
进一步的,确定任一目标圆上所述点P在XOY直角坐标系下的坐标,将线段OP绕坐标原点O旋转到Y坐标轴上,得到P'点即为P点在原始喷管喉道半径上对应的目标点。
通过上述方案,操作者可以迅速便捷的得到目标圆上任一点在原始喷管喉道半径上的对应的目标点,并在初始特征线流场中做出穿过这些目标点的流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普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普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76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