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本增效的绿肥紫云英冬播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427338.3 申请日: 2018-05-07
公开(公告)号: CN108605686A 公开(公告)日: 2018-10-02
发明(设计)人: 刘佳;陈静蕊;秦文婧;张杰;徐昌旭;杨成春;唐杉;武际;曹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22/00 分类号: A01G22/00
代理公司: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代理人: 董涛
地址: 330200 江西***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紫云英 南方双季稻 绿肥 稻田土壤 节本增效 冬播 收割 秸秆 发芽率 土壤含水量 紫云英种子 水稻收割 有效调控 幼苗长势 幼苗生长 促腐剂 肥力 晚稻 幼苗 腐解 高茬 还田 开沟 喷施 撒施 水渍 早播 尿素 越冬 稻田 发芽 播种 地表 水稻 收获 调控 覆盖 配合 保证
【说明书】:

一种南方双季稻区节本增效的绿肥紫云英冬播方法,水稻收割前适时早播紫云英,而后水稻留高茬收割,收割后秸秆适量还田,并配合喷水、撒施尿素及喷施促腐剂等措施,以促进覆盖秸秆腐解,一方面有利于提高地表温度、保持土壤含水量,另一方面也能供应紫云英养分、提高稻田土壤肥力,进而有助于紫云英种子的冬前萌发和幼苗生长,而后在越冬前进行开沟,以有效调控稻田土壤含水量,避免紫云英幼苗受冬季稻田积水渍害,采用该方法保证并调控了南方双季稻区紫云英冬前发芽所需的温度、水分及养分,和正常晚稻收获后播种相比,紫云英的发芽率和幼苗长势均有显著提高。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种植方法,尤其是一种节本增效的绿肥紫云英冬播方法。

背景技术

紫云英是南方生态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大致有:第一,利用紫云英能活化和富集土壤养分,紫云英根瘤可固定空气氮素。第二,利用紫云英能为后茬作物提供均衡的营养物质,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第三,翻压紫云英是培肥土壤的重要措施。第四,紫云英是清洁的有机肥种类,没有化肥和畜禽粪便中可能存在的重金属、抗生素、激素等残留物,有利于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第五,利用紫云英具有节能减排的重要作用。通过种植紫云英可以减少化肥用量,提高化肥利用率,也就相应减少了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同时绿肥还具有大于森林的固碳能力。

紫云英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是我国稻田最主要的冬季绿肥作物。早在明清时期紫云英已广泛种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上世纪70年代中期全国播种面积达到一亿亩左右,在化肥大规模推广之前紫云英对我国农业生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气温、土壤水分及养分是影响紫云英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产量的关键因素。紫云英有一定的抗寒能力,但温度过低紫云英种子不易萌发,即便出苗也易受到冻害、无法越冬;紫云英虽然是稻田绿肥,喜湿但不耐渍,土壤干旱(出苗期常发生)或排水不畅(越冬期常发生)也严重影响紫云英生长。目前实际生产中,南方双季稻区晚稻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上旬收获,如按常规措施在晚稻收获后播种紫云英,届时气温较低;而且晚稻收获一般选择降水较少时期,此时土壤较为干旱;再者晚稻收获时水稻生产中所施肥料已大部分被晚稻吸收,或为土壤固定,或流失、挥发成为水体、大气的污染源,能为紫云英所利用的养分有限,上述因素常常导致南方双季稻区紫云英出苗率低、植株弱小、长势较差、不易越冬,越冬后也难以形成可观的生物量,因而不能充分发挥其绿肥效应,严重影响农民及农业生产部门种植利用紫云英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传统上人们常采用加大播种量来追求较高的生物量,但这既造成种子浪费,而且紫云英种子价格较高,也加重农民及农业生产部门的经济负担。因此,在我国南方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探索一种节本增效的绿肥紫云英冬播方法是绿肥种植利用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南方双季稻区的节本增效的绿肥紫云英冬播方法,不论是机器还是人工收获水稻时,只要紫云英还没出苗,对其破坏性就较小,并且保证紫云英出苗整齐长势壮。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南方双季稻区节本增效的绿肥紫云英冬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晚稻收获前8-11天适时播种紫云英,播种前每667m2撒施过磷酸钙20-25公斤,之后晒田,以保持土壤湿润、不渍水为宜;

2)播种前对紫云英进行拌种,以每1.5公斤种子用400g根瘤菌剂、10g钼酸铵和5kg钙镁磷肥的比例进行接、拌种;

3)播种后调整收割机收割台高度在25~35cm之间,进行水稻收获;

4)晚稻收获后,将田间稻草均匀散开进行覆盖,稻草覆盖的厚度约2-3cm,稻草撒开后均匀喷水使秸秆充分吃水后撒施尿素,喷施促腐剂,每亩用秸秆250公斤,加促腐剂300克,兑水25公斤将其溶解,用喷雾器均匀喷撒于秸秆上;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未经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资源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73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