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汽轮发电机转子振动高的故障诊断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426618.2 | 申请日: | 2018-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28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郑利桥;瞿勐;陈世均;江虹;崔妍;凌霜寒;高二亚;王平;吴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34 | 分类号: | G01R31/34;G01H17/00;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张蓉 |
| 地址: | 215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汽轮发电机 转子 振动 故障诊断 方法 | ||
1.一种大型汽轮发电机转子振动高的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按照对发电机造成的影响逐渐增大的顺序,执行以下多个诊断阶段:
第一阶段,在机组运行时检查第一类故障原因所对应的项目以定位到具体的故障原因,如果定位到故障原因且进行相应的处理后转子振动高的故障得到解决,则不再执行其他的诊断阶段;
第二阶段,在机组运行时检查第二类故障原因所对应的项目以定位到具体的故障原因;
第三阶段,在机组停机时检查第三类故障原因所对应的项目以定位到具体的故障原因,以及对之前的诊断阶段定位到的故障原因进行进一步确认,并基于最终定位的所有的故障原因进行相应的处理;
其中,第一类故障原因为在机组正常运行状况下能定位且能处理的故障原因;第二类故障原因为在机组的各种运行状况下能定位,并需要在停机后再进行处理的故障原因;第三类故障原因为需要停机才能定位的故障原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汽轮发电机转子振动高的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类故障原因包括第一子类故障原因、第二子类故障原因、第三子类故障原因,所述第二阶段包括以下子阶段:
第一子阶段,在机组正常运行时检查第一子类故障原因所对应的项目以定位到具体的故障原因;
第二子阶段,在机组正常运行时通过功率优化检查第二子类故障原因所对应的项目以定位到具体的故障原因;
第三子阶段,在机组空转运行时检查第三子类故障原因所对应的项目以定位到具体的故障原因;
其中,第一子类故障原因为在机组正常运行状况下能定位,并需要在停机后再进行处理的故障原因;第二子类故障原因为在机组正常运行状况下需要对电机进行相应的调节才能定位,并需要在停机后再进行处理的故障原因;第三子类故障原因为机组空转运行时才能定位,并需要在停机后再进行处理的故障原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汽轮发电机转子振动高的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段具体包括:
在机组正常运行时,执行以下三项检查:
检查发电机转子励磁电流、转速是否超过稳定范围,如是,则判断因滑极导致振动高,通过发电机功率的调节以消除振动高信号;
检查振动监测回路和监测装置是否故障而导致的误报振动高信号,如是,则对振动监测回路和监测装置进行相应处理以消除振动高信号;
检查密封油、润滑油油压是否正常,如是,则判断由于油压异常导致振动高,对密封油、润滑油油压进行处理以消除振动高信号;
如果通过检查项目定位到故障原因,且进行处理后转子振动高的故障得到解决,则不再执行其他的诊断阶段,否则继续执行后续诊断阶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汽轮发电机转子振动高的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阶段与所述第一子阶段同时执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汽轮发电机转子振动高的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阶段包括:
在机组正常运行时,执行以下四项检查:
检查轴瓦温度,如果轴瓦温度高,则判断因轴瓦故障导致振动高;
检查转子绕组是否存在接地或短路故障,如是,则判断转子绕组接地或短路导致振动高;
测量发电机定子的基础、台板和法兰的振动,检查定子与基础是否存在共振,如是,则判断轴承支撑件可能因存在轴承支撑件刚度不符合要求而导致振动高;
检查是否存在各氢气冷却器间冷、热氢温度偏差过大问题,如是,则判断因冷、热氢温度偏差过大导致热不平衡而引发的振动高。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汽轮发电机转子振动高的故障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阶段包括:
调节发电机的有功和无功功率,判断是否存在热不平衡问题,如果存在热不平衡问题,则执行以下两个项目的检查:
检查转子绕组温度是否过高,如是,则判断因转子绕组温度过高导致热不平衡而引发的振动高;
检查零序电流是否过大,如是,则判断因零序电流过大导致热不平衡而引发的振动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661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