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回风巷的大工作阻力超前液压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6530.0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6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付奇;刘付营;杨文明;龚宇;陈戈;黄磊;张继业;冉玉玺;杨辉;孙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3/04 | 分类号: | E21D23/04;E21D23/08;E21D23/03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千斤顶 工作阻力 支护 后支架 前支架 铰接 底座 超前液压支架 横向设置 下挡矸板 纵向设置 踏板 回风巷 顶梁 箱型 并排间隔设置 四连杆机构 推移千斤顶 综采工作面 单元结构 底座内部 上挡矸板 伸缩立柱 运输材料 掩护梁 搭接 人行 预留 保证 安全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回风巷的大工作阻力超前液压支架,包括并排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护单元,两个支护单元结构相同,由沿纵向设置的前支架和后支架组成;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间通过推移千斤顶相铰接;前支架和后支架结构相同,均由顶梁、掩护梁、四连杆机构、底座、伸缩立柱、内侧底调千斤顶、外侧底调千斤顶组成;底座内侧沿纵向设置有箱型踏板通道,内侧底调千斤顶沿横向设置在箱型踏板通道内部,外侧底调千斤顶沿横向设置在底座内部;顶梁外侧向下铰接有上挡矸板,底座的外侧向上铰接有下挡矸板,上、下挡矸板相互搭接。本发明优点在于实现大的工作阻力和支护强度,为人行和运输材料预留了安全的空间,保证了综采工作面的正常生产推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综采工作面回风巷超前液压支架,尤其是涉及用于回风巷的大工作阻力超前液压支架。
背景技术
井下顺槽巷道是现代化综采工作面重要的物料运输以及井下通风通道。由于井下地质条件复杂,岩层应力分布难以准确测算,导致巷道顶板变形、巷道两帮向内收缩挤压内突14、底鼓15现象发生(如图6所示),直接影响人员及设备安全,故顺槽巷道的支护十分重要。为解决上述巷道支护问题,目前多采用超前液压支架进行机械化支护。
近年来,在容易发生巷道底鼓的煤矿生产实践中,超前工作面30~50m范围的巷道,顶板在原有锚杆锚索支护条件下,采用超前支架支护,顶板基本能维护住,但是还存在如下问题:1、支护强度低:现有的巷道支架一般采用230mm~320mm立柱,按照巷道支架顶梁接触巷道顶板的面积计算支护强度一般≤1.2MPa,但是若按照支护区域内全断面(支护的巷道长度×巷道宽度)计算,现有超前支架的支护强度很难超过1Mpa;2、设备安全性不足:巷道两帮的挤压内突,将挤压支护设备导致立柱损害;3、无法有效阻止底鼓的发生:超前支架底座覆盖不到的地方,底鼓的发生激烈大大增加;4、人员通行区域和通风空间得不到保障:严重的底鼓突出可达到1米以上,将导致人行通道及通风空间被压缩甚至丧失;5、设备通行能力有限:底鼓一旦发生,巷道底板涌起的矸石立刻造成超前支架无法向前移架,大大影响了正常生产的推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护强度高、保证行人通道和通风断面安全可靠的用于回风巷的大工作阻力超前液压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用于回风巷的大工作阻力超前液压支架,包括并排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护单元,两个所述的支护单元结构相同,均由沿纵向设置的前支架和后支架组成;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之间通过推移千斤顶相铰接;前支架和后支架结构相同,均由顶梁、掩护梁、四连杆机构、底座、伸缩立柱、内侧底调千斤顶、外侧底调千斤顶组成;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掩护梁的前、后分别间隔设置有两个所述伸缩立柱,每个伸缩立柱的底部和顶部分别通过柱窝与底座和所述顶梁相铰接;底座内侧沿纵向设置有箱型踏板通道,所述内侧底调千斤顶沿横向设置在所述箱型踏板通道内部,所述外侧底调千斤顶沿横向设置在底座内部;顶梁的外侧向下铰接有上挡矸板,底座的外侧向上铰接有下挡矸板,所述上、下挡矸板相互搭接。
所述箱型踏板通道内部的内侧底调千斤顶为沿纵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所述底座内部的外侧底调千斤顶为沿纵向间隔设置的两个。
并排设置的两个所述支护单元之间通过设置在所述顶梁上的联架千斤顶相铰接。
所述箱型踏板通道上表面设置有防滑纹。
本发明优点体现在以下方面:
1、两个支护单元配置了八根大缸径伸缩立柱,因此实现了大的工作阻力和支护强度;
2、两个支护单元的底座内侧沿纵向设置箱型踏板通道,为人行和运输材料预留了安全的空间;
3、两个支护单元的顶梁外侧和底座外侧分别铰接有上挡矸板和下挡矸板,实现了设备人行区域与巷道两帮的隔离,避免了巷道两帮发生挤压内突导致支护设备的损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65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