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监控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26483.X | 申请日: | 2018-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7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陈斌;于晓玮;田佳强;董广忠;王丽;陈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L3/00 | 分类号: | B60L3/00;B60L1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 数据处理子系统 安全监控装置 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传输系统 数据存储系统 状态监控系统 电池安全 缓存 电池状态数据 模糊逻辑推理 评价指标体系 远程通信单元 远程通信技术 在线参数辨识 电池单体 故障车辆 监控装置 结合监控 控制策略 控制信号 综合评价 系统化 智能化 内阻 排查 送入 采集 监控 监测 检测 | ||
1.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的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系统(1)、数据传输系统(2)、数据存储系统(3)、状态监控系统(4)和新能源供电系统,所述数据采集系统(1)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传输系统(2)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数据传输系统(2)的输出端与所述数据存储系统(3)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数据存储系统(3)的输出端与所述状态监控系统(4)的输入端相连接;
所述状态监控系统(4)包括数据处理子系统(5)、执行模块(6)和远程通信模块(22),所述数据处理子系统(5)与执行模块(6)连接,所述数据处理子系统(5)包括模糊评价模块(7)和控制策略模块(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能源供电系统包括太阳能板和蓄电池,所述新能源供电系统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系统(1)、数据传输系统(2)、数据存储系统(3)、数据处理子系统(5)通过线束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系统(1)的输入端分别与温度传感器(9)、电压传感器(10)、电流传感器(11)、状态参数估计器(12)、湿度传感器(13)、绝缘检测模块(14)、烟雾传感器(15)、火焰传感器(16)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模块(6)的输出端分别与冷却装置(17)、保护电路(18)、灭火装置(19)、显示单元(20)和报警单元(21)相连接。
5.一种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监控装置实现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监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数据采集系统对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安全状态相关的数据进行采集;
B、数据采集系统将采集的数据通过数据传输系统传输至数据存储系统;
C、状态监控系统从数据存储系统调取采集的数据后,通过制定的多因素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逻辑推理对电池的安全状态进行综合评价,接着,数据处理子系统根据制定的控制策略输出正确的控制指令,并由执行模块根据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监控操作;
所述综合评价具体包括按照制定的多因素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类,分类后的数据首先进行归一化处理,并根据模糊值和隶属度函数确定相应的隶属度,通过结合基于多因素的模糊逻辑推理,对电池安全状态进行多级评价,得到电池安全状态的综合评判结果,最终得到相应的控制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监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因素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类一级指标,分别为反映电池发热程度的指标、反映电池漏电程度的指标、反映电池易燃程度的指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监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反映电池发热程度的指标包括:温度、电压、和/或电流和/或荷电状态;
反映电池漏电程度的指标包括:湿度和/或绝缘;
反映电池易燃程度的指标包括:烟雾和/或火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监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多级评价具体包括:
首先分别对反映电池发热程度的指标、反映电池漏电程度的指标、反映电池易燃程度的指标的数据因素集进行一级模糊评判;
然后将一级评判的结果作为二级评判的因素集,对电池安全状态进行二级评价,最终得到电池安全状态的综合评判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安全监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的监控操作包括:冷却、切断电路、灭火、显示、报警和远程监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648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保护高电压组件的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能量回馈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