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脂渗透硅酸盐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25992.0 | 申请日: | 2018-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24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 发明(设计)人: | 林元华;崔本仓;李静;南策文;李明;沈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6/083 | 分类号: | A61K6/083;A61K6/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陈伟 |
| 地址: | 100084 北京市海淀区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硅酸盐复合材料 树脂渗透 组分树脂 树脂 制备 可见光透过率 硅酸盐 齿科修复 辅助树脂 固化反应 冷等静压 烧结过程 陶瓷块体 复合材料 混合物 玻璃相 固化剂 闭孔 应用 美学 开发 | ||
1.一种树脂渗透硅酸盐复合材料,其由包括树脂和玻璃相硅酸盐的组分在固化剂存在下经固化反应制得;其中,所述树脂为B组分树脂或A组分树脂和B组分树脂的混合物;所述A组分树脂包括双酚A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和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所述B组分树脂包括氨基甲酸酯双甲基丙烯酸酯和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玻璃相硅酸盐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0.75-4.0):(0.005-0.02);
优选地,所述A组分树脂与B组分树脂的质量比为(0.25-1):1;
更优选地,在所述A组分树脂中,所述双酚A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1-4):1;在所述B组分树脂中,所述氨基甲酸酯双甲基丙烯酸酯与三缩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的质量比为(1-4):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相硅酸盐选自气相二氧化硅、硅酸铝、硅酸铝钠、硅酸钠、硅酸钾、硅酸镁、硅酸钙、硅酸钡和硅酸锆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固化剂选自过氧化物和/或偶氮化合物;优选所述固化剂选自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异丙苯和过氧化甲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步骤A,将对玻璃相硅酸盐进行球磨、干燥处理后得到的粉体经成型、烧结处理,制得多孔陶瓷块体;
步骤B,向多孔陶瓷块体中渗透含固化剂的树脂,制得树脂渗透充分的块体;
步骤C,将树脂渗透充分的块体进行排气泡处理,后经成型、固化处理,制树脂渗透硅酸盐复合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球磨处理的磨料为氧化锆球;所述球磨处理的速度为100-350r/min;所述球磨处理的时间为12-48h;
所述干燥处理的温度为50-110℃。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成型处理包括模压成型和冷等静压;
所述模压成型的压力为2-4MPa,保压时间为0.5-3min;
所述冷等静压的压力为2-220MPa,保压时间为0.5-5min。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所述烧结处理在逐渐升高的温度下进行,所述烧结处理的升温速率为6-12℃/min;所述烧结处理的保温温度为550-850℃,所述烧结处理的保温时间为1min-12h。
8.根据权利要求4-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在成型处理之前,还包括步骤D,将粘结剂与粉体进行混合处理;
优选所述粘结剂与粉体的质量比为(0.01-0.1):1;更优选所述粘结剂的质量浓度为0.5-10wt%;进一步优选所述粘结剂选自聚乙烯醇水溶液、淀粉水溶液、糊精水溶液和羟甲基纤维素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4-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所述渗透在大气压下或压力为(-0.01)-(-0.1)MPa的真空条件下进行;所述渗透的时间为1-48h。
10.根据权利要求4-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C中,所述成型处理为冷等静压;所述冷等静压的压力为2-220MPa,保压时间为0.5-5min;
所述固化处理包括真空固化和空气固化;所述真空固化的温度为50-110℃;所述真空固化的时间为1-8h;所述空气固化的温度为50-110℃;所述空气固化的时间为8-16h。
1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树脂渗透硅酸盐复合材料或根据权利要求4-10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制备的树脂渗透硅酸盐复合材料在齿科修复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599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牙科预防龋齿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补牙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