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25990.1 | 申请日: | 2018-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93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4 | 
| 发明(设计)人: | 陶西贵;黄自力;贾艺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1S13/88;G01S17/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 地址: | 1008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工程 可视化显示 仿真评估 仿真实验 工程特征 评估结果 数据分析处理模块 可视化显示模块 几何尺寸数据 数据采集模块 数据传输模块 采集传输 地表高程 方案制定 工程参数 工程结构 工程模型 工程设施 快速评估 评估模块 融合处理 生存概率 位置数据 效应计算 效应数据 构建 评估 采集 防护 预测 应用 改造 分析 | ||
1.一种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程特征数据采集模块,其用于采集地下工程的特征参数数据;
工程特征数据传输模块,其将工程特征数据采集模块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数据分析处理模块;
数据分析处理模块,其将工程特征数据传输模块传输来的工程特征参数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分析;
仿真实验与评估模块,其结合毁伤影响因素和所述数据分析处理模块预处理分析之后的数据计算工程毁伤效应数据,并分析评估工程的生存概率;
可视化显示模块,其根据数据分析处理模块提供的工程参数数据并融合仿真实验与评估模块形成的工程毁伤效应数据自动生成三维可视化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工程的特征参数数据包括工程结构强度和管线位置、地形地表高程和内部几何尺寸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结构强度和管线位置数据采用地质雷达采集、所述地形地表高程数据采用激光雷达采集,所述内部几何尺寸数据采用移动式激光雷达采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特征数据传输模块通过数据线或无线通讯方式将采集到的工程特征参数数据传输给数据分析处理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预处理分析包括数据清洗和数据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融合包括对地形高程数据、工程结构强度、管线位置数据、工程内部几何尺寸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工程模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工程毁伤效应数据包括冲击波效应、侵彻效应和地震动效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实验与评估模块采用组件化构建毁伤效应计算模型和毁伤准则。
9.一种地下工程毁伤仿真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现有的地下工程设施地表高程数据、工程结构强度和位置数据、工程内部几何尺寸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再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融合处理,并构建工程模型参数;根据工程参数和工程效应计算模型做仿真实验计算得到工程毁伤效应数据,再评估工程的生存概率;将评估结果进行可视化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599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