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门窗幕墙保温性能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5286.6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23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兰定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正方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20 | 分类号: | G01N25/20;G01M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551206 贵州省黔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门窗 幕墙 冷室 保温性能检测 热室 承载板 两组 系统本体 转运小车 液压缸 检测 底板 弧形固定槽 温度传感器 制冷蒸发器 对称设置 节能环保 能源使用 左右两侧 活塞杆 内侧壁 万向轮 拆装 转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门窗幕墙保温性能检测系统,包括建筑门窗幕墙保温性能检测系统本体,所述建筑门窗幕墙保温性能检测系统本体包括冷室和热室,所述冷室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冷室对称设置在热室的左右两侧,所述冷室中固定安装有制冷蒸发器,所述冷室和热室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热室中设置有转运小车,所述转运小车包括底板、万向轮、液压缸和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固定安装在液压缸的活塞杆的顶端,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弧形固定槽。本发明可同时对两组建筑门窗幕墙进行检测,减少能源使用,节能环保,可方便对建筑门窗幕墙进行转运,方便建筑门窗幕墙的拆装,减轻了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门窗幕墙保温性能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节能越来越受全球的关注,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在线检测也不断地受到重视。影响建筑能耗最直接的因素是建筑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的优劣,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最薄弱的环节是外门窗幕墙。对于建筑门窗,与节能有关的性能指标主要是保温性能。
建筑门窗幕墙保温性能检测系统是一种能够实现模拟建筑门窗幕墙使用时特定的室内、外气候条件,并通过准确测定通过试件传递的热量,标定建筑外窗保温性能的专用检测设备。在实际生活中,建筑物通过建筑门窗幕墙流散出的热量极大地浪费了能源。目前,国家正强力发展节约型社会,普及节能型建筑是当前急需的一方面,国家对建筑门窗幕墙的保温性能指标提出了严格的强制性指标,所以需要一种建筑门窗幕墙保温性能检测系统来检测门窗幕墙的保温性能,来选择保温性能更好的门窗幕墙,降低通过建筑门窗幕墙流散出的能量。
现有的保温性能检测系统依次一般只能对一组建筑门窗幕墙进行检测,效率较低,且建筑门窗幕墙没有专用的转运设备,人工搬运,劳动强度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门窗幕墙保温性能检测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门窗幕墙保温性能检测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一般只能对一组建筑门窗幕墙进行检测,效率较低,且建筑门窗幕墙没有专用的转运设备,人工搬运,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门窗幕墙保温性能检测系统,包括建筑门窗幕墙保温性能检测系统本体,所述建筑门窗幕墙保温性能检测系统本体包括冷室和热室,所述冷室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冷室对称设置在热室的左右两侧,所述冷室和热室被隔板分隔开,所述隔板上设置有建筑门窗幕墙安装框,所述冷室中固定安装有制冷蒸发器,所述冷室上设置有密封门,所述热室中固定安装有电加热器,所述冷室和热室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热室中设置有转运小车,所述转运小车包括底板、万向轮、液压缸和承载板,所述万向轮固定安装在底板的下表面上,所述液压缸设置有四组,且四组液压缸呈矩形状固定安装在底板的上表面的四个拐角处,所述承载板固定安装在液压缸的活塞杆的顶端,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弧形固定槽。
较佳的,所述热室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除湿器,所述除湿器通过管道与热室的内部相连通。
较佳的,所述制冷蒸发器上固定安装有冷风风机,所述制冷蒸发器的出风口上设置有导流板。
较佳的,所述制冷蒸发器设置于冷室的内部中央。
较佳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型号为DS18B20。
较佳的,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至少对称设置有两组。
较佳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铰接耳、连接杆、弹簧和吸盘,所述铰接耳固定安装在承载板的左右边缘处,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通过销轴与铰接耳铰接,所述连接杆与底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吸盘固定安装在连接杆的另一端。
较佳的,所述弧形固定槽中设置有橡胶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正方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正方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52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