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草珊瑚抗流感病毒活性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424515.2 申请日: 2018-05-07
公开(公告)号: CN108670973B 公开(公告)日: 2020-06-02
发明(设计)人: 潘馨;衷林清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1/7048 分类号: A61K31/7048;A61K31/216;A61K31/37;A61P31/16
代理公司: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代理人: 林祥翔;黄以琳
地址: 350000 福建省福***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种草 珊瑚 流感病毒 活性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草珊瑚抗流感病毒活性提取物,其含有相对于所述提取物总重量0.020~0.040重量%的绿原酸、0.000~0.008重量%的异嗪皮啶、0.025~0.060重量%的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和0.083~0.158重量%的迷迭香酸,还提供了一种草珊瑚抗流感病毒活性提取物的制备方法,通过将草珊瑚用去离子水两次回流提取,醇沉之后制得草珊瑚水提取物干浸膏,然后将该干浸膏配制成一定浓度往大孔吸附树脂进样,然后用20%乙醇溶液进行洗脱,收集洗脱液,即得到所述草珊瑚抗流感病毒活性提取物,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为草珊瑚提取物在抗流感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帮助,制备方法步骤简便易操作,可定量且重复性好,适合后期将该提取物应用于药物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抗流感病毒活性成分的提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草珊瑚抗流感病毒活性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是正粘病毒科(Orthomyxoviridae)的代表种,包括人流感病毒和动物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易感者与感染者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而传播。近年来各种流感病毒如SARS、甲型H7N9、甲型H1N1、禽流感等频繁入侵,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易造成大流行,每一次流感病毒爆发都给人类带来巨大恐慌,因此采用科技手段高效找到合适的抗流感病毒药物意义重大。

流感病毒是带有节段、单股负链RNA基因组的包膜病毒,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外膜上镶嵌着3种膜蛋白,分别为神经氨酸酶(NA)、血凝素(HA)和M2蛋白。目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流感治疗药物研究的热点,神经氨酸酶又称唾液酸酶是分布于流感病毒被膜上的一个呈蘑菇状的四聚体糖蛋白,具有抗原性,可以催化唾液酸水解,协助成熟流感病毒脱离宿主细胞感染新的细胞,在流感病毒的生活周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神经氨酸酶成为流感治疗药物的一个作用靶点,针对神经氨酸酶设计的奥司他韦是最著名的抗流感药物之一。

西药作用途径单一、易使人体产生耐药性,且存在较大的副作用。中药为多成分复杂体系,具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在新型抗流感病毒药物研制中日益受到重视。

草珊瑚,又名肿节风、九节茶、接骨金粟兰等,为金粟兰科草珊瑚属植物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Thunb.)Nakai的干燥全草,主产于福建、江西等长江以南各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草珊瑚中主要含有黄酮、香豆素、有机酸、萜类、挥发油等类化学成分。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表明,草珊瑚具有抗菌消炎,抑制多种人畜病原菌及流感病毒、抗肿瘤、促进骨折愈合、镇痛、安全无毒等多种活性,对多种人、畜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是一种极具研究和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药。因草珊瑚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消斑、祛风通络、接骨及消肿止痛等功效,常用于制备风湿中药膏药、保健凉茶、洁齿健齿牙膏、养殖饲料等产品。

现有公开的文献中提到草珊瑚具有抗流感病毒作用,但目前针对草珊瑚抗病毒作用的研究分析或对流感病毒的抑制效果观察多采用动物体内接种病毒株及一些应用于中草药指纹分析的方法。马梅香等通过体外抗病毒实验,观察草珊瑚的抗病毒作用,并以肺指数、病毒致小鼠死亡率等为指标,以利巴韦林作为阳性药物对照,观察其治疗效果,发现草珊瑚的水提取物具有良好的体内抗流感病毒作用,且对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的细胞免疫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可以显著减低FM1感染小鼠的肺指数。龙维英等采用草珊瑚浸膏对鸡胚进行毒性测定,以感冒灵、金刚烷胺合剂、吗啉双胍作为对照药物,发现10%过柱草珊瑚浸膏液对流感病毒A/京科/1/68(H3N2)15EID50感染量具有灭活作用。中国专利CN200610163255.5采用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法(CE-ED)质量分析和鉴别草药和中药,将中药指纹图谱分析与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相结合,从而达到对草药肿节风及由它所制成的三种中药:复方草珊瑚含片、清热消炎宁胶囊和血康口服液的科学的质量评价和监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医药大学,未经福建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45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