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监控污水偷排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3911.3 | 申请日: | 201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6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7 |
发明(设计)人: | 彭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福立盟智慧环保大数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李朝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台控制中心 振动音叉 管道侧壁 声波数据 排污口 污水 监测 监控 振动数据采集器 报警计数器 计数器数据 并列设置 管道振动 管理标准 监测标准 排放标准 频率数据 生产能耗 污水排放 警示音 共振 外切 预设 能耗 排污 预警 报警 采集 检测 排放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监控污水偷排的系统,涉及污水排放监控,包括监测计、后台控制中心,所述监测计设置在工厂排污口,还包括振动音叉,所述振动音叉与工厂排污口管道侧壁并列设置;所述振动音叉与工厂排污时管道振动发生共振,并通过振动数据采集器被后台控制中心收集,形成声波数据;后台控制中心依据声波数据的持续时常、振幅、频率数据,以及监测计采集的数据,结合历史排放标准、生产能耗、排放能耗、环境税数据,执行报警计数器数据的修改;所述计数器数据达到预设报警阈值后,后台控制中心发出警示音。所述振动音叉与管道侧壁外切。本发明能够对存在污水偷排的企业进行及时的检测与预警;能够针对不同行业形成管理标准、监测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排放监控,具体涉及用于监控污水偷排的系统。
背景技术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能源。然而,几年来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水污染情况日益严重。以前鱼虾满堂,现在整个河流只剩下河畔的杨柳。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改善水环境。几年来水环境比以前有了提高。城市下水道污水是河道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虽然国家已经出台相关政策,但是部分工厂和企业依然不按照国家规定处理之后再排放水。但是现在都是使用人工取水监测,这种方式耗时长,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人工监测的方式也不能实时检测,不能保证检查完了以后企业还会按照规定排水。
处在不同的城市位置,污水的排放情况也不同,如果能够将所有的信息都进行汇总和处理能够有助于合理规划城市污水处理布局。有了这些数据以后就能依照不同的区域制定不同的处理方法。因此急需一种能够监控污水偷排的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记载企业的排放标准、生产能耗、排放能耗、环境税数据的数据库处于离线状态,特别针对污水偷排现象,无法及时检测与预警时将影响环境问题,目的在于提供用于监控污水偷排的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监控污水偷排的系统,包括监测计、后台控制中心,所述监测计包括PH计、COD计、氨氮计,所述监测计设置在工厂排污口,还包括振动音叉,所述振动音叉与工厂排污口管道侧壁并列设置;所述振动音叉与工厂排污时管道振动发生共振,并通过振动数据采集器被后台控制中心收集,形成声波数据;后台控制中心依据声波数据的持续时常、振幅、频率数据,以及监测计采集的数据,结合历史排放标准、生产能耗、排放能耗、环境税数据,执行报警计数器数据的修改;所述计数器数据达到预设报警阈值后,后台控制中心发出警示音。PH计、COD计、氨氮计长期处于恶劣的污水环境中,容易发生检测失效的问题,包括人为损坏、灵敏度下降等原因。而设置振动音叉与振动数据采集器的辅助检测方式,能够提供多一层冗余。同时,结合历史排放标准、生产能耗、排放能耗、环境税数据,针对不同行业形成管理标准、监测标准,对不同行业和公司采取不同的监控力度和触发报警的阈值,有利于提高监控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音叉与管道侧壁外切。
进一步地,所述声波数据在计算振幅、频率数据前进行降噪处理。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用于监控污水偷排的系统,能够对存在污水偷排的企业进行及时的检测与预警;
2、本发明用于监控污水偷排的系统,能够针对不同行业形成管理标准、监测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福立盟智慧环保大数据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福立盟智慧环保大数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39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