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主机通讯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3383.1 | 申请日: | 2018-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49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朴永焕;秦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器物联科技(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B7/06;H04B7/041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方专利事务所 31127 | 代理人: | 吴玮;李美立 |
地址: | 511455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丰泽东路106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机 发射机 接收机 主机通讯 多天线系统 信息传输 多路 被监控设备 物联网设备 恶劣环境 获取信息 监控设备 金属框架 数据采集 通讯结构 同步传输 信号连接 云服务器 物联网 两路 云端 深井 高空 通讯 | ||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设备及物联网通讯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双主机通讯方法及系统,双主机通讯方法通过第一主机与被监控设备相连以获取信息,并由第一主机将获取的信息发送给第二主机,再由第二主机将接收到的信息传输至云服务器,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之间通过由至少两路通讯结构构成的多路收发式多天线系统实现信息传输。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将数据的发射机与接收机分开,发射机负责监控设备数据采集,接收机负责实现云端同步传输,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采用多路收发式多天线系统信号连接,极大的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很好的解决传统方案在诸如高空、深井、大规模金属框架等恶劣环境下无法工作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设备及物联网通讯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双主机通讯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物联网领域,传统方案都是采用单机设计,将物联网采集设备安装在被监控设备的核心控制系统周围,而在高空、井下等区域工作的设备,由于复杂恶劣的电磁环境,往往对外通讯会收到严重干扰,不论采用哪种通讯协议都无法保证稳定性,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都是通过采用大量的LET蜂窝基站的办法来保证通讯的有效性,成本十分昂贵且不利于环保的需求,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物联网设备的通讯方法及系统,解决传统方案在诸如高空、深井、大规模金属框架等恶劣环境下无法工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主机通讯方法及系统,将数据的发射与接收分开设置于两台主机上,第一主机作为发射机负责监控设备数据采集,第二主机作为接收机负责实现云端同步传输,极大的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双主机通讯方法,所述的双主机通讯方法通过第一主机与被监控设备相连以获取信息,并由第一主机将获取的信息发送给第二主机,再由第二主机将接收到的信息传输至云服务器,所述的第一主机和第二主机之间通过由至少两路通讯结构构成的多路收发式多天线系统实现信息传输,每路所述的通讯结构设置至少两组安装于第一主机上的发射天线和一组安装于第二主机上的接收天线,在信息传输前或信息传输时,结合每组发射天线的误码率和传输速度对每组发射天线的天线总质量进行判断,并选择天线总质量最高的发射天线进行信息传输。
对所述的天线总质量进行判断的方法具体如下:对于每组发射天线,当发射天线传输的信息被接收天线接收时,所述的接收天线会发出正确传输的响应,若发射天线传输信息后接收到正确传输的响应,则认为传输成功;若发射天线传输信息后未接收到正确传输的响应,则认为传输失败,在对每组发射天线传输成功和传输失败的情况进行记录后,处理得出每组发射天线的通讯成功率Qs和通讯稳定性Qr,再结合发射天线的理论传输速度对每组发射天线的天线总质量Qa进行判断,所述的通讯成功率Qs、通讯稳定性Qr和天线总质量Qa的计算公式如下:
通讯成功率Qs=传输成功次数/发射次数;
通讯稳定性Qr=传输失败为连续失败的次数/发送次数;
天线总质量Qa=天线的理论传输速度*Qs*(1-Qr)^3。
当活动的发射天线的通讯成功率Qs≠1,且Qr/(1-Qs)>0.5时,则判定为需要切换发射天线,此时将所有的发射天线根据天线总质量Qa进行排序,并对天线总质量Qa大于活动的发射天线的天线总质量Qa的发射天线由高到低依次进行测试并计算当前的天线总质量Qa,将找到的第一个天线总质量Qa依然大于活动天线的天线总质量Qa的发射天线设置为新的活动发射天线;若所有其他发射天线的天线总质量都低于活动的发射天线,则此次切换取消。
对于活动的发射天线,在信息传输时完整的信息被拆分成若干小数据包进行发送,以根据传输的情况得出所述的发射天线当前的通讯成功率Qs、通讯稳定性Qr和天线总质量Q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器物联科技(广州)有限公司,未经大器物联科技(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33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