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传感控制的食物诱捕机器人调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2043.7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76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桂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三弟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A01M23/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传输模块 信号传输 主处理 诱捕 传感控制 调控系统 红外传感 语音提醒 鼠类 机器人 机器人控制系统 驱动控制信息 室内 安全健康 传感监测 家居生活 监测单元 控制方式 入口关闭 输出单元 入口门 门盖 家居 老鼠 捕捉 监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传感控制的食物诱捕机器人调控系统,涉及家居机器人控制系统领域。本发明中:红外传感监测单元通过信息/信号传输模块将相应的信息/信号传输至主处理控制单元;主处理控制单元通过信息/信号传输模块将相应的驱动控制信息/信号传输至入口门盖控制单元;主处理控制单元通过信息/信号传输模块将相应的语音提醒信息/信号传输至语音提醒输出单元。本发明通过采用红外传感监测方式,对当前食物所在位置的鼠类等进行传感监测;并通过入门门盖控制方式,及时的将对应的入口关闭,捕捉到室内的老鼠,从而高效的完成对室内的鼠类的清理,提升了家居生活的安全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居机器人控制系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传感控制的食物诱捕机器人调控系统。
背景技术
在人类的家庭生活中,家鼠是一种常见的消耗者、破坏者。除了消耗或污染食物外,老鼠性喜磨牙,故因老鼠咬而遭破坏的包装材料或建筑设备颇为可观,据统计美国有四分之一原因不明的火灾,可能是由老鼠咬损电线所引起。而且老鼠身上携带许多病菌,极易危害家庭的健康环境。在老鼠清理上,人们是想尽了办法,传统的清理方式采用老鼠药,而在家庭生活中采用这种方式极度危险。如何安全有效的对家中的老鼠进行清理,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传感控制的食物诱捕机器人调控系统,通过采用红外传感监测方式,对当前食物所在位置的鼠类等进行传感监测;并通过入门门盖控制方式,及时的将对应的入口关闭,捕捉到室内的老鼠,从而高效的完成对室内的鼠类的清理,提升了家居生活的安全健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传感控制的食物诱捕机器人调控系统,包括诱捕机器人和食物诱捕调控系统,食物诱捕调控系统内包括主处理控制单元;食物诱捕调控系统内包括压力传感监测单元;压力传感监测单元通过信息/信号传输模块将相应的信息/信号传输至主处理控制单元;食物诱捕调控系统内包括红外传感监测单元;红外传感监测单元通过信息/信号传输模块将相应的信息/信号传输至主处理控制单元;食物诱捕调控系统内包括入口门盖控制单元;主处理控制单元通过信息/信号传输模块将相应的驱动控制信息/信号传输至入口门盖控制单元;食物诱捕调控系统内包括语音提醒输出单元;主处理控制单元通过信息/信号传输模块将相应的语音提醒信息/信号传输至语音提醒输出单元。
其中,诱捕机器人上设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通过信息/信号转换及传输方式与食物诱捕调控系统内的压力传感监测单元相联。
其中,诱捕机器人上设有红外传感装置,红外传感装置通过信息/信号转换及传输方式与食物诱捕调控系统内的红外传感监测单元相联。
其中,诱捕机器人上包括门盖驱动装置,食物诱捕调控系统内的入口门盖控制单元通过信号驱动控制方式与门盖驱动控制装置相联。
其中,诱捕机器人上包括语音输出装置,食物诱捕调控系统内的语音提醒输出单元通过信息/信号传输及转换方式与语音输出装置相联。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采用压力传感监测方式,对当前食物所在位置的重力压力进行时候监测;并采用红外传感监测方式,对当前食物所在位置的鼠类等进行传感监测;并通过入门门盖控制方式,及时的将对应的入口关闭,捕捉到室内的老鼠,并通过语音提醒方式,对人们进行捕获提醒操作,从而高效的完成对室内的鼠类的清理,提升了家居生活的安全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传感控制的食物诱捕机器人调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三弟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三弟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20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