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正反两面激光打孔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1405.0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84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任乃飞;夏凯波;石春辉;李涛;田佳男;王琪琪;高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K26/382 | 分类号: | B23K26/382;B23K26/03;B23K26/14;B23K26/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器 平面镜 反射 加工头 可移动 辅助气体 激光打孔 移动平台 打孔 激光打孔装置 正反两面 激光器控制器 电机控制器 计算机控制 上下表面 锁紧螺栓 同一位置 激光器 喷嘴 冲击式 夹紧块 螺线 同轴 旋切 去除 电机 计算机 移动 | ||
1.一种正反两面激光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平台(1)、第一可移动加工头控制器(12)、第二可移动加工头控制器(18)、CCD相机(10)、激光器控制器(26)、移动平台控制器(28)和计算机(27);
所述计算机(27)通过第一可移动加工头控制器(12)、第二可移动加工头控制器(18)、激光器控制器(26)、移动平台控制器(28)控制第一可移动加工头(8)、第二可移动加工头(29)、激光器(25)、移动平台(1)的工作;
所述CCD相机(10)位于最上方,CCD相机(10)正下方依次设置有第一反射平面镜(9)、第一可移动加工头(8)、第二可移动加工头(29)和第五反射平面镜(20),且第一反射平面镜(9)与第五反射平面镜(20)沿X轴对称;沿X轴延伸方向设置有电机(14);所述电机(14)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三反射平面镜(15);所述激光器(25)发出的激光束照射到第三平面镜(15)上;经第三反射平面镜(15)反射到第二反射平面镜(11)与第四反射平面镜(19)上后再经第一反射平面镜(9)与第五反射平面镜(20)反射到第一可移动加工头(8)、第二可移动加工头(29),穿过第一可移动加工头(8)、第二可移动加工头(29)上的第一喷头(5)与第二喷头打到工件(4)上;所述工件(4)设置在移动平台(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反两面激光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移动加工头(8)、第二可移动加工头(29)结构相同;移动部分均采用滚珠丝杠副和滚动直线导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正反两面激光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移动加工头(8)为中空结构,且第一可移动加工头(8)内的滑动块(21)通过控制电机(30)带动;所述第一可移动加工头(8)包括第一喷头(5)、第一保护镜片(6)和第一扩束器(7);所述第一喷头(5)、第一保护镜片(6)和第一扩束器(7)从下到上固定设置在一起,且第一扩束器(7)安装在滑动块(21)上,滑动块(21)可沿丝杠(24)通过控制电机(30)压缩伸缩装置(22)做上下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反两面激光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4)通过锁紧螺栓(2)、夹紧块(3)夹紧固定在移动平台(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反两面激光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气体通过第一喷头(5)与第二喷头喷射到工件(4)上,且第一辅助气体控制器(13)与第二辅助气体控制器(16)控制气体压力的大小与喷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基于一种正反两面激光打孔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工件(4)上下表面同一位置进行激光微孔加工;通过电机(14)轴向旋转180°改变输出激光路径;通过计算机(27)控制与移动平台(1)移动可实现冲击式打孔、旋切打孔或者螺线下切打孔;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正反两面激光打孔装置初始化;
步骤二:将工件(4)安装在移动平台(1)上;
步骤三:在CCD相机(10)监测下,通过移动移动平台(1)、第一可移动加工头(8)、第二可移动加工头(29)对工件(4)进行对刀,对刀结束,将第一喷嘴(5)、第二喷嘴移动到安全位置;
步骤四:吹辅助气体,输出激光,第一喷嘴(5)或者第二喷嘴移动到加工位置,进行一面微孔加工;
步骤五:一面微孔加工结束,关闭激光器(25)与辅助气体,第一喷嘴(5)或者第二喷嘴回到安全位置;电机(14)旋转180°,切换激光输出路径;
步骤六:吹辅助气体,输出激光,第二喷嘴或者第一喷嘴(5)移动到加工位置,进行另一面微孔加工;
步骤七:另一面微孔加工结束,关闭激光器(25)和辅助气体,第二喷嘴或者第一喷嘴(5)回到安全位置;电机(14)旋转180°,切换激光输出路径;
步骤八:移动工件(4)到下一加工中位置;
步骤九:重复以上四至八步骤,对工件(4)下一个位置进行加工,全部加工结束后,第二喷嘴或者第一喷嘴(5)回到安全位置,设备恢复初始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14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