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褶皱改性锦纶及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420968.8 申请日: 2018-05-04
公开(公告)号: CN108642597A 公开(公告)日: 2018-10-12
发明(设计)人: 倪利锋;刘国;钱阳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弘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D01F8/12 分类号: D01F8/12;D01F8/02;D01F8/06;D01F8/16;D01F8/18;D01F8/10;D01F1/10;D01D5/098
代理公司: 北京驰纳智财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7 代理人: 蒋路帆
地址: 226601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褶皱 改性锦纶 增韧剂 制备 环氧乙烯基树脂 膨体聚四氟乙烯 珊瑚羟基磷灰石 低密度聚乙烯 聚偏二氟乙烯 生物活性陶瓷 脆性 锦纶 木质纤维素 分子骨架 技术技术 锦纶织物 纳米改性 耐疲劳性 膨胀石墨 纤维制品 原料安全 织物褶皱 变型 纺织物 棉纱 承载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褶皱改性锦纶及制备方法,涉及纤维制品相关技术技术领域;本发明抗褶皱改性锦纶组分包括;纳米改性低密度聚乙烯、环氧乙烯基树脂、珊瑚羟基磷灰石、聚偏二氟乙烯、膨胀石墨粉、有机增韧剂、锦纶、木质纤维素、膨体聚四氟乙烯、棉纱、生物活性陶瓷;本发明抗褶皱改性锦纶选用原料安全,分子骨架稳定,且有机增韧剂的加入能有效降低纺织物的脆性、易变型性,增大韧性,提高承载强度和耐疲劳性,从而避免织物褶皱的产生,锦纶织物性能更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纤维制品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锦纶制备技术领域,更具体为一种抗褶皱改性锦纶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锦纶是聚酰胺纤维的商品名称,又称耐纶、尼龙(Nylon),简称PA,其基本组成物质是通过酰胺键—[NHCO]—连接起来的脂肪族聚酰胺,是分子主链上含有重复酰胺基团—[NHCO]—的热塑性树脂总称,包括脂肪族PA,脂肪—芳香族PA和芳香族PA。其中脂肪族PA品种多,产量大,应用广泛,其命名由合成单体具体的碳原子数而定。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丝状的原纤组织,己内酰胺的原纤宽约10-15nm。如用异形喷丝板,可制成各种特殊截面形状的锦纶,如多角形、多叶形、中空等异形截面。它的聚焦态结构与纺丝过程的拉伸及热处理有密切关系。不同锦纶的大分子主链都由碳原子和氮原子相连而。PA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包括力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损性、耐化学药品性和自润滑性,且摩擦系数低,有一定的阻燃性,易于加工,适于用玻璃纤维和其它填料填充增强改性,提高性能和扩大应用范。PA的品种繁多,有PA6、PA66、PAll、PAl2、PA46、PA610、PA612、PAl010等,以及近几年开发的半芳香族尼龙PA6T和特种尼龙等很多新品种。

但是在现有锦纶市场中,锦纶存在耐热性差,经历高温后锦纶会变黄,强度和延伸度显著下降,收缩率增加,所以在穿着和洗涤时注意保养条件;锦纶还存在耐光性差,其最大缺点是耐日光性不好,织物就晒会变黄,强度下降,不易制作户外织物;锦纶吸湿性能力低,舒适性能较差;锦纶耐酸碱耐氧化性低;锦纶直流导电率低,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因摩擦产生静电,服装久穿容易起毛,起球;锦纶初始模量小,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变形,织物在穿用过程中容易变褶皱或不挺括。

锦纶通过改性可以得到更具有优异性能的材料,改性后质量更加,性能更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锦纶穿着和洗涤中使用存在问题,锦纶因为存在锦纶初始模量小,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变形,织物在穿用过程中容易变褶皱或不挺括的缺点,本发明针对锦纶的上述缺点而开发一种抗褶皱改性锦纶,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锦纶因为存在锦纶初始模量小,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变形,织物在穿用过程中容易变褶皱或不挺括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抗褶皱改性锦纶通过在制备锦纶过程中,原料组分和组分性能的改变而得以实现锦纶性能的改变。

使用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抗褶皱改性锦纶,所述抗褶皱改性锦纶包括如下份数组分:纳米改性低密度聚乙烯6-13份、环氧乙烯基树脂20-34份、珊瑚羟基磷灰石0.5-4份、聚偏二氟乙烯6-11份、膨胀石墨粉5-13份、有机增韧剂0.2-0.6份、己内酰胺30-55份、木质纤维素15-20份、膨体聚四氟乙烯4-7份、棉纱23-40份、生物活性陶瓷0.5-2.5份。

所述有机增韧剂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季戊四醇油酸酯10-15份、聚氯乙烯糊树脂6-11份、聚乙烯醇缩丁醛5-9份、松香粉4-7份、石棉粉3-5份、预糊化淀粉2-3份、钛酸乙酯1-2份、纳米氧化铝0.5-1份,其制备方法为:向季戊四醇油酸酯中加入聚氯乙烯糊树脂和松香粉,先加热至80-90℃保温研磨5min,再加入聚乙烯醇缩丁醛,继续加热至120-130℃保温研磨10min,然后将所得混合物在冰水浴下以5-10℃/min的速度冷却降温,待温度降至0-5℃后保温静置3h,随后于微波频率2450MHz、功率700W下微波处理5min,最后趁热加入石棉粉、预糊化淀粉、钛酸乙酯和纳米氧化铝,研磨使其充分混合均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弘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弘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09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