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盾构始发井基坑竖向分段浇筑的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0487.7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90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蔡志勇;杨祥亮;郭玉海;张亮;薛春苗;李海峰;王涛;杨海健;王牧月;张晟源;陈雪峰;李星晨;吕金彪;张涛;王英波;苏世宗;石文正;王越;张建珍;李文新;庞梦月;姜宁宁;李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浇筑 侧墙 基坑 钢支撑 竖向 盾构始发 结构施工 拆除 施工 分段 底板 底板浇筑 施工步骤 钢结构 井结构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始发井基坑竖向分段浇筑的施工方法,本基坑结构施工分为竖向7次进行施工,具体施工步骤如下:第一步,底板浇筑;第二步,侧墙浇筑;第三步,第五道钢支撑拆除及侧墙浇筑;第四步,第四道钢支撑拆除及侧墙浇筑;第五步,第三道钢支撑拆除及侧墙浇筑;第六步,第二道钢支撑拆除及侧墙浇筑;第七步,拆除第一道钢结构完成结构施工;本发明在盾构始发井基坑采用竖向分段浇筑,保证了盾构始发井结构的施工顺利进行,将本基坑结构施工分为竖向7次进行施工,逐步完成对底板、侧墙的浇筑以及五道钢支撑拆除,并完成结构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铁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盾构始发井基坑竖向分段浇筑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盾构始发是地铁施工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始发井施工中需要人工或机械凿除洞门玻璃纤维筋桩,凿除和清理时间较长,洞门平整度差,而且始发时土体坍塌和水土流失的风险较高,洞门封堵材料浪费严重。
在以往的隧道盾构工程中,盾构始发井一般采用盾构机托架支撑盾构机筒体,通过反力架提供推力使盾构掘进,洞门预埋环板、折形压板及橡胶帘板共同组成了洞门密封装置,防止盾构机筒体进洞时筒体与洞门间的空隙涌水涌沙,起到密封的效果。但由于洞门密封装置其自身所能承受压力有限,在基坑较深及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水土压力很大,尤其是在盾构始发井基坑的浇筑施工时,常规的浇筑方式容易存在浇筑及拆除操作无法顺利进行的问题,影响基坑浇筑的施工顺利进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盾构始发井基坑竖向分段浇筑的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盾构始发井基坑竖向分段浇筑的施工方法,本基坑结构施工分为竖向7次进行施工,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第一步,底板浇筑:浇筑高度为盾构井南侧洞门HL2顶标高,施工缝留设位置为底板上部1.25m;
第二步,侧墙浇筑:底板浇筑完成后,搭设第一步支撑体系,绑扎侧墙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浇筑高度1.2m;
第三步,第五道钢支撑拆除及侧墙浇筑:拆除第五道钢支撑,处理基面,搭设第二步支撑体系,绑扎侧墙及南北侧环梁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浇筑高度3.59m;
第四步,第四道钢支撑拆除及侧墙浇筑:拆除第四道钢支撑,处理基面,搭设第三步支撑体系,绑扎侧墙及南北侧环梁拱部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浇筑高度5.76m;
第五步,第三道钢支撑拆除及侧墙浇筑:拆除第三道钢支撑,处理基面,搭设第四步支撑体系,绑扎侧墙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浇筑高度6.1m;
第六步,第二道钢支撑拆除及侧墙浇筑:拆除第二道钢支撑,处理基面,搭设第五步支撑体系,绑扎侧墙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浇筑高度6.1m;
第七步,拆除第一道钢结构完成结构施工:拆除第一道钢支撑,处理基面,搭设第六步支撑体系,绑扎侧墙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浇筑高度4.05m,完成施工。
进一步,该盾构始发井基坑竖向分段浇筑的第一段为底板及导墙浇筑,其施工缝预留位置在底板上方45cm,浇筑高度为1.25m,施工周期为5d。
进一步,该盾构始发井基坑竖向分段浇筑的第二段为南北两侧环梁及暗柱、东西侧墙浇筑,其施工缝预留位置在第五道钢支撑下方1.35m处,浇筑高度为1.2m,施工周期为7d。
进一步,该盾构始发井基坑竖向分段浇筑的第三段为南北两侧暗柱及南侧洞门横梁、东西侧墙浇筑,其施工缝预留位置在第四道钢支撑下方1.76m处,浇筑高度为3.59m,施工周期为7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市政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04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