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吸附重金属离子水刺黏胶纤维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20251.3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60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凤权;刘锁;叶懋;李鑫;朱紫青;王雅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M14/04 | 分类号: | D06M14/04;C02F1/28;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非织造布 水刺 吸附重金属离子 制备 混合溶液中 自由基引发 六甲基三亚乙基四胺 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重金属离子吸附 二甲基甲酰胺 四氢呋喃溶剂 溴异丁酰溴 四氢呋喃 三乙胺 除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重金属离子水刺黏胶纤维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功能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为:首先将经四氢呋喃溶剂处理待用的水刺黏胶纤维非织造布,放置在四氢呋喃、2‑溴异丁酰溴和三乙胺混合溶液中,制得自由基引发的水刺黏胶纤维非织造布;随后将制得的自由基引发的水刺黏胶纤维非织造布与甲基丙烯酸羟乙酯,放置在CuCl固体和除氧后的N,N‑二甲基甲酰胺、1,1,4,7,10,10‑六甲基三亚乙基四胺混合溶液中,最终制得吸附重金属离子水刺黏胶纤维非织造布。本发明制备的水刺黏胶纤维非织造布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更高,为解决吸附重金属离子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不同构思的技术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具体为一种吸附重金属离子水刺黏胶纤维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由重金属离子污染物进入水体而造成的环境危害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重金属离子污染来源广阔且常用的处理方法不能分解破坏,一般只能转移它们的存在位置和转变它们的物理化学状态。吸附法一直被认为是水体中微量重金属去除的理想方法,而吸附法的关键在于吸附剂材料的选择。
非织造布,也称无纺布,它是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将纤维通过气流或机械成网,然后经过水刺,针刺,或热轧加固,最后经过整理形成的无编织布料。由于非织造布自身的纤维结构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加上其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经过改性后有可能成为理想的吸附材料。目前已有针对吸附含油有机溶液、吸水保水的非织造布制备方法的少量报道。
一种吸附有机液体非织造布的制造方法,如ZL201010256227.4公开的聚丙烯纤维非织造布制造方法:1、由甲基丙烯酸正丁酯、丙烯腈、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三个单体,制备三元共聚树脂;2、制备三元共聚冻胶;3、将所得冻胶利用双螺杆纺丝机进行纺丝;4、将初生吸附有机液体功能纤维拉伸2~6倍后既得吸附有机液体功能纤维;5、将所得纤维干燥后,按1:1~4:1的质量比例,铺放在PP(丙纶)网或PET(涤纶)网之上混合,或者铺夹在两层PP网或PET网之中混合,并用PP熔喷非织造布包裹两边,然后采用针刺法加工固定,即制得吸附有机液体非织造布。本发明制造的有机液体吸附非织造布不仅利用其内部吸附功能纤维将有机液体吸附到纤维内部,而且可以通过纤维自身的溶胀进行保油,保油能力大为提高。
还有一种快速高吸水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如ZL201610614305.0公开的聚酯纤维非织造布制备方法:采用紫外辐照引发的方式,以亲水性单体、共聚单体、引发剂、交联剂和蒸馏水配制成混合接枝液,将具有高吸水能力的吸水树脂层共聚交联在聚酯非织造布基体上,最后经过氢氧化钠中和,再经乙醇脱水制备出具有大量蓬松结构的快速高吸水非织造布。本发明所制备的快速高吸水非织造布吸水速度更快,形态结构更稳定,实用性强。
目前国内外对吸附重金属离子非织造布制备方法的报道极少,为弥补现有技术应用领域的不足,对吸附重金属离子非织造布制备方法的研究也越来越迫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吸附重金属离子水刺黏胶纤维非织造布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以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的普通水刺黏胶纤维非织造布为原料,利用其表面具有大量活泼羟基且氢原子易被其他基团取代的特点,依据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技术原理,将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单体中的酯基接枝到水刺黏胶纤维非织造布表面进行改性,使改性后的水刺黏胶纤维非织造布具有更强的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该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反应温和、后处理容易、易于产业化等特点,制备的非织造布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大为提升。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该制备方法如下:
(1)准确称重水刺黏胶纤维非织造布,放置在质量为100毫克四氢呋喃(THF)分散剂中搅动20分钟取出,待用。此步骤可除去非织造布上的杂质和油污,有益于提高自由基引发的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程大学,未经安徽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202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