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的数据呈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19496.4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97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左晓栋;崔占华;张弛;周亚超;刘雨桁;王石;杨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904 | 分类号: | G06F16/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数据 呈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的数据呈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S1:获取目标入口集合;S2:基于所述目标入口集合获取所要查询的信息。本发明能够对将混杂的信息条目进行区分性的显示,此外,还能基于数据的重要性对数据进行依次交叉呈现;每轮呈现中仅呈现预定数量的信息条目;使得能够将重要的数据在最前的部分呈现给用户,从而提高了数据呈现的效率,大大的提高了用户的体验,促进了用户对数据的掌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呈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数据呈现方法。
【背景技术】
数据指标随着计算机的诞生随之诞生,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数据的获取渠道和数据的种类越来越多。同时计算机的普及,使得数据也开始被大众用户所接触,数据需要面对的用户的知识等级越来越多。近代的有拱线图,细胞图,地理定位图,基因图等计算机模拟图。这些属于技术模拟的科学化的图谱,都是直观的,精确的表达数据的结构。却无法满足大众用户初级需求。另外,当数据的积累越来越多,数据值越来越大,维度越来越多,数据来源庞大,数值积累大,增加了数据的阅读的难度和理解难度。由于精确图案的规则性较为固定和单一导致现有的图案的表达将面临单一化,难以分辨的困境。对于多数据源数据的呈现也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数据表达的可读性比较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基于上述诸多问题,现在亟需一种新的高效的数据呈现方法,本发明能够对将混杂的信息条目进行区分性的显示,此外,还能基于数据的重要性对数据进行依次交叉呈现;每轮呈现中仅呈现预定数量的信息条目;使得能够将重要的数据在最前的部分呈现给用户,从而提高了数据呈现的效率,大大的提高了用户的体验,促进了用户对数据的掌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数据呈现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目标入口集合;
S2:基于所述目标入口集合获取所要查询的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具体为,每种分类分别对应不同的目标入口集合,所述不同的目标入口集合之间包含相同或者不同的目标入口;通过对分类进行哈希映射以找到和所述分类对应的目标入口集合。
进一步的,在一目标入口登记时,为所述目标入口进行分类,同时将所述登记的目标入口添加到和所述分类对应的分类入口集合中。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具体为,将所述信息查询请求发送到所述目标入口集合中包含的多个目标入口,所述多个目标入口基于所述信息查询请求获取所要查询的信息,从所述多个目标入口接收信息;基于所述接收到的信息得到所要查询的信息,将得到的所要查询的信息呈现给用户。
进一步的,所述将所述信息查询请求发送到所述多个目标入口,具体为:将所述信息查询请求发送到所述多个目标入口的每一个。
进一步的,所述多个目标入口基于所述信息查询请求获取所要查询的信息,具体为:每个目标入口基于所述信息查询请求在目标入口中进行信息获取,如果所信息的信息量小于信息量阈值,所述目标入口发出分类不匹配反馈;所述分类不匹配反馈指示所述目标入口和所述信息查询请求的分类不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所述接收到的信息得到所要查询的信息,具体为:获取从所述目标入口接收到的信息条数,获取每个目标入口的信息条目总量,所接收到的平均信息条数;根据下式计算需要为第i个目标入口保留的信息条数REVi,保留所述需要保留的信息条数而删除其它的信息条数;
REVi=(NUMi+((AVER-NUMi)/NUMi))×(NUMi/REALLi)2;
其中:NUMi标识从第i个目标入口所获取的信息条数;REALLi为第i个目标入口的信息条目总量;AVER为所接收到的平均信息条数。
进一步的,所述将得到的所要查询的信息呈现给用户,具体为:将数据按照其目标入口的不同进行区分性呈现,通过关联的呈现相应的目标入口标识以加强所述区分性呈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94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