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尘管网阻力平衡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19056.9 | 申请日: | 2018-05-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91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 发明(设计)人: | 钱付平;孙志顺;方璨;程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平静;胡锋锋 |
| 地址: | 24300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除尘管网 平衡计算 脚本文件 设计计算 阻力平衡 管段 初始设计参数 环保技术领域 阻力平衡器 板式 除尘工艺 管网节点 平衡调节 数据记载 支管管径 插板阀 可调孔 系统图 阻力差 并联 放入 管网 绘制 增设 输出 节约 混乱 能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尘管网阻力平衡方法,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运用Excel表格在其中写出CAD的脚本文件,放入CAD绘制出除尘工艺的大致流程图,再将各个管段进行编号。将初始设计参数输入,对管网进行设计计算,计算出每一管段的阻力,然后对并联管网节点处阻力差超过10%的节点进行平衡计算;在平衡计算后的结果利用Excel表格输出,再对初始脚本文件进行修改,如此,便可得到更为精准的除尘管网系统图。本发明不仅解决了除尘管网的设计计算与平衡计算中步骤冗长、数据记载易混乱、计算繁杂等问题。在平衡调节方面不仅可以通过调整支管管径、增设插板阀、更可利用可调孔板式阻力平衡器来解决该问题,节约了能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涉及对除尘管网的阻力平衡设计,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除尘管网阻力平衡方法。
背景技术
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各国都越来越重视大气环境污染的问题,我国所面临的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尤其是空气的粉尘污染。这就要求许多的工厂大量配备通风除尘管网,但除尘管网也存在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尤其在改善通风除尘管网压力平衡的问题上,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在除尘管网的设计计算与平衡计算中步骤冗长、数据记载易混乱、计算繁杂,尤其是大型除尘系统的管网,结构较复杂,具有抽风点多、分支管路多等特点,那么这类问题就更加突出。因此,简化计算过程与步骤,清晰数据记载在对管网的初始设计时具有重要的意义。
平衡计算中主要任务就是将主管段阻力与支管段阻力相差较大的节点进行阻力平衡,若管网的除尘系统结构很复杂,那么将造成管网风量平衡调试很困难。另外,除尘管网运行效果不好时,过去的做法通常是增加电机转速或更换大电机,这样做不仅增加了投资和运行成本,而且管网中部分抽风点的风量可能会大大超过设计风量,从而导致大颗粒有用物料被抽走,管网磨损严重。
此外,面对大型通风除尘管网中,管路复杂,管路中的节点、抽风点多,各支管间形成并联管路,整个管网设计时需保证阻力和风量的平衡计算,保证分支管所分配的风量与设计风量一致的问题。传统方法为保证管内阻力平衡一般分为两种,一为调整支管管径,该方法的阻力调节范围有限,另外可能会导致部分管道内部的风速过大或过低,由此造成管道内部的粉尘对管道的磨损加剧或粉尘的沉降堵塞,甚至将有用物料抽走。二为增设阀门通过改变阀门的开度来达到节点的阻力平衡目的,该方法进行调节主要用于管径较小的支管上,但对于较大的管径却不太适用,主要原因为大口径的阀门不论电动或气动操作,价格比较昂贵。调节阀一般采用蝶阀或插板阀,存在偏流现象,磨损漏风严重;阀门若过多,初投资势必增加。
经检索,中国专利号ZL201110460061.2,授权公告日为2015年7月15日,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除尘系统管网阻力平衡的评估与调试方法;该申请案在除尘系统管网运行参数测试基础上,将除尘系统管网运行参数与管网的原始设计参数进行对标比较,从而对除尘系统管网的阻力平衡状况进行评估,并通过除尘系统管网阻力的现场调试,使除尘系统管网阻力重新达到平衡,保证除尘系统高效地捕集各吸尘点产生的粉尘,净化岗位环境。该申请案可以保证在较少投入和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调整除尘系统管网运行参数,使之达到设计要求。但该申请案仍存在设计计算和平衡计算步骤冗长、数据记载易混乱、计算繁杂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1.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除尘管网阻力平衡计算过程中的设计计算和平衡计算步骤冗长、数据记载易混乱、计算繁杂等问题,提供了一种除尘管网阻力平衡方法,本发明在管网阻力平衡计算中不仅只改变支管管径调节,另增设插板阀进行阀门开度调节,以及增设可调孔板式阻力平衡器进行调节。同时,与AutoCAD和Excel相互通讯,在绘制通风除尘管网的系统图上形成一个回路,可将平衡计算的结果实时地反映在系统图上,从而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及精准率。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90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