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微型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气室加热集成单元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17615.2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31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妍;刘院省;李新坤;赵连洁;黄伟;王风娇;贺宇;王学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19/60 | 分类号: | G01C19/6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张晓飞 |
地址: | 100854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微型 核磁共振 陀螺仪 加热 集成 单元 结构 | ||
1.一种用于微型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气室加热集成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室(1)、加热体(2)、加热片(3)、温度传感器(4)、底座(5)、真空室盖(6)、气室压盖(7)和真空室体(8);气室(1)中充满核磁共振陀螺仪敏感角速度所需的碱金属原子、惰性气体原子以及缓冲气体原子;加热体(2)上表面开有对气室(1)进行限位的凹槽,下表面开有用于粘贴加热片(3)和温度传感器(4)的凹槽;加热片(3)与温度传感器(4)层叠放置,与加热体(2)一起构成用于对气室(1)加热的加热温控小单元;底座(5)上表面开有凹槽,用于放置上述的加热温控小单元,并对其进行限位,下表面开有条形槽;气室压盖(7)中心处开有圆孔,将气室(1)上表面的突出封气口限位;利用真空室体(8)与真空室盖(6)连接时的压力将气室压盖(7)压合固定;真空室体(8)与真空室盖(6)利用将玻璃熔融的方式粘合;
所述气室(1)为立方体,封气口设置在气室(1)上表面,侧壁四面用于通光,泵浦光和检测光分别通过此四面垂直穿过气室,与原子发生相互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型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气室加热集成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室盖(6)上开有圆孔,用于使加热片和温度传感器的电气连接线穿出,穿出后,圆孔利用高温真空胶粘合封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型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气室加热集成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加热体(2)采用比气室(1)大的方形结构;加热体(2)采用牌号为2A12的铝合金材料制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型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气室加热集成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加热体(2)、加热片(3)、温度传感器(4)两两之间使用导热硅脂均匀涂抹粘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型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气室加热集成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底座(5)为中心开有圆孔的圆柱形结构;气室压盖(7)为空心柱形结构;气室压盖(7)和底座(5)的材料选用无磁性材料,耐高温性能高于150℃,导热率低于10W/(m.℃)。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型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气室加热集成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各部件装配完成形成整体后对真空室体(8)与真空室盖(6)形成的气室抽真空,得到一体化真空单元结构,进一步提高气室的温度控制性能和控温稳定性,真空封气口位于真空室体(8)上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微型核磁共振陀螺仪的气室加热集成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真空室体(8)和真空室盖(6)采用高朋硅玻璃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未经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761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