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棉胎成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6663.X | 申请日: | 2018-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8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张贵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贵峰 |
主分类号: | D04H1/02 | 分类号: | D04H1/02;D04H1/72;D01G1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4035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松 梳理装置 纤维开松 储棉箱 梳理辊 成型设备 送料风机 储棉器 罗拉 传送 纤维 均匀吸附 纤维排列 旋转带动 纤维被 支撑架 尘笼 棉层 咬合 转动 挤压 送入 整齐 轨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棉胎成型设备,其包括有:纤维开松梳理装置(1)、储棉器(2)、送料风机(3)、管道(4)、储棉箱(5)、开松梳理装置(6)、支撑架(7)、轨道(8)、受棉平台(9),本发明使用过程中,纤维被纤维开松梳理装置(1)中的罗拉(10)转动咬合后送入纤维开松梳理辊(12)进行开松,传送至储棉器(2)内,经收集后由送料风机(3)通过管道(4)传送至储棉箱(5),纤维经储棉箱(5)下部的罗拉(61)的挤压进入开松梳理辊(62),开松梳理辊(62)旋转带动纤维,使纤维排列匀称整齐,在尘笼(63)的均匀吸附作用下形成棉层,通过重力的作用落在受棉平台(9)上,便于后续的加工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棉胎加工设备,具体是一种棉胎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行业对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要求的追求,加之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对棉胎加工机械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具有自动、便利特点的棉胎生产加工机械将会是以后的发展趋势。目前的棉胎加工主要环节是把梳理机产生棉胎在平台上面进行手工整理,效率低下,并且人工长时间操作,易造成职业损伤与工作厌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棉胎成型设备。采用自动化操作,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能够实现棉胎的自动铺设层叠动作,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包括有:纤维开松梳理装置(1)、储棉器(2)、送料风机(3)、管道(4)、储棉箱(5)、开松梳理装置(6)、支撑架(7)、轨道(8)、受棉平台(9),其特征在于:纤维开松梳理装置(1)由罗拉(10)、机架(11)、纤维开松梳理辊(12)组成,其中罗拉(10)和纤维开松梳理辊(12)横卧在两侧的机架(11)上,纤维开松梳理辊(12)的下方设有储棉器(2),送料风机(3)的进口与储棉器(2)连接,同时送料风机(3)的出口通过管道(4)与储棉箱(5)连接,储棉箱(5)的下方设有开松梳理装置(6),罗拉(61)、开松梳理辊(62)、尘笼(63)横卧在开松梳理装置(6)的两侧,开松梳理装置(6)的下部设有移动部件(64),支撑架(7)上部设有轨道(71),支撑架(7)下部设有移动部件(72),支撑架(7)的底端设有轨道(8),支撑架(7)的内部设有受棉平台(9)。
本发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使用过程中,纤维被纤维开松梳理装置(1)中的罗拉(10)转动咬合后送入纤维开松梳理辊(12)进行开松,传送至储棉器(2)内,经收集后由送料风机(3)通过管道(4)传送至储棉箱(5),纤维经储棉箱(5)下部的罗拉(61)的挤压进入开松梳理辊(62),开松梳理辊(62)旋转带动纤维,使纤维排列匀称整齐,在尘笼(63)的均匀吸附作用下形成棉层,移动部件(64)相对于轨道(71)往复运动,移动部件(72)相对于轨道(8)往复运动,两者结合使储棉箱(5)和开松梳理装置(6)相对于受棉平台(9)做平面运动,从而使棉层通过重力的作用层叠到受棉平台(9)上面,便于后续的加工工序。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中开松梳理装置(6)的斜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中支撑架(7)与受棉平台(9)的斜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中开松梳理装置(6)与支撑架(7)及受棉平台(9)的斜视图。
其中,1-纤维开松梳理装置;10-罗拉;11-机架;12-纤维开松梳理辊;2-储棉器;3-送料风机;4-管道;5-储棉箱;6-开松梳理装置;61-罗拉;62-开松梳理辊;63-尘笼;64-移动部件;7-支撑架;71-轨道;72-移动部件;8-轨道;9-受棉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贵峰,未经张贵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66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