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定目标线缝突伸部的线缝端部底线的产生方法和缝纫机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4871.6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6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格特·兰格莱克;约西姆·施密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尔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65/00 | 分类号: | D05B6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雅睿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42 | 代理人: | 李慧;杨国权 |
地址: | 德国比***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缝 底线 突伸部 操作位置 切断位置 预定目标 缝纫机 缝合 移位驱动器 控制器 目标线 送料板 移位 同步方式控制 缝合方向 重新定位 缝端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产生具有预定目标线缝突伸部的线缝端部底线的方法和缝纫机。在产生具有至多10mm的目标线缝突伸部的线缝端部底线前,当在线缝的一个端部切断底线(35)前,将下部送料板(17)从缝合操作位置重新定位到切断位置,所述切断位置相对于缝合操作位置沿着缝合方向(x)移位。然后在线缝端部切断底线(35)。用于执行该方法的缝纫机具有用于控制移位驱动器的控制器,该控制器被设计成使得其在线缝产生结束时以同步方式控制用于将下部送料板(17)从缝合操作位置移位到切断位置的移位驱动器。这导致用于具有预定目标线缝突伸部的线缝端部底线的产生方法,其中线缝端部底线以及因此目标线缝突伸部可以被设计得较短。
本发明要求德国专利申请DE 10 2017 207 626.7的优先权,我们将该德国专利申请的内容结合在此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产生具有预定目标线缝突伸部的线缝端部底线的方法。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用于执行这种方法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从EP 1 847 641 B1和EP 2 330 241 B1已知一种缝纫机,利用这种缝纫机可以产生具有预定目标线缝突伸部的线缝端部底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开发一种用于产生具有预定目标线缝突伸部的线缝端部底线的方法,使得线缝端部底线以及因此目标线缝突伸部可以被设计得更短。
根据本发明,这个目的通过一种利用如下步骤产生具有至多10mm的目标线缝突伸部的线缝端部底线的方法来实现:缝合线缝;当在线缝的一个端部切断底线之前将下部送料板从缝合操作位置重新定位到切断位置,该切断位置相对于缝合操作位置沿着缝合方向移位;以及在线缝端部切断底线。
根据本发明已经发现,下部送料板的位置可以在形成线缝之后且在线缝端部切断底线之前移位,使得可以缩短线缝的最后一个线迹与切断位置之间的底线路径。这导致线缝端部底线的相应缩短。由于在切断位置下部送料板的位置可明确限定,所以可以精确地再现这种缩短,从而根据下部送料板的位置产生预定目标线缝突伸部。在产生具有目标线缝突伸部的线缝端部底线的同时,还可以产生具有例如不超过10mm的类似目标线缝突伸部的线缝端部上线。利用这种产生方法,上线可以与底线同时被切断。那么,将下部送料板从缝合操作位置重新定位到切断位置可以在切断上线之前缩短线缝的最后一个线迹与切断位置之间的上线路径,这导致线缝端部上线的相应缩短。因此,根据下部送料板的位置,产生线缝端部上线的相应可预定的目标线缝突伸部。将下部送料板相应地重新定位到切断位置,此时线缝的最后一个线迹与切断位置之间的底线路径和/或上线路径被延伸,所以还可以产生具有例如明显超过10mm的延伸的目标线缝突伸部的线缝端部底线和/或线缝端部上线。这对于需要较长线缝端线的某些缝合任务来说可能是很有意义的。下部送料板可以是送料牙或布料推进器。下部送料板可以与缝纫机的线迹形成工具(即缝纫针和夹线器)同步和/或可以周期性地工作。下部送料板表示从下方通过摩擦式接触沿着缝合方向运送缝制布料的部件。这里,下部送料板在第一时间段内在缝纫期间与缝制布料接合,而在另一个时间段内不与缝制布料接合。
在缝合期间在切断之前具有缩短的线迹长度的线迹意味着通过切断产生的线缝端部底线以及线缝端部上线从缝制布料到切断位置的距离相对较长,并且因而由于最后较短的线迹,它们实际上具有相同的长度。
在将下部送料板在缝合方向移位之前将其重新定位可以导致根据缝纫机的设计有利地缩短最后一个线迹与切断位置之间的底线路径。可以选择“回针”位置作为下部送料板的切断位置。
下部送料板的重新定位可以与缝纫机的正常操作相结合,所述下部送料板的重新定位通过控制送料板传动机构的用于下部送料板的运送长度的调节装置来实现。那么,可以省略附加的重新定位驱动器。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执行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的缝纫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尔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未经杜尔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48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