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采血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4544.0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2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谢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娟 |
主分类号: | A61B5/153 | 分类号: | A61B5/1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血装置 容器杯 过滤管 医用采血装置 一端设置 转换器 表面设置 内部设置 采血针 储血管 固定栓 输血管 安全采血 侧面设置 顶端设置 固定支架 连接设置 采血管 抽血管 储存罐 防滑层 观察窗 接入口 底端 盖帽 血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采血装置,包括采血装置和容器杯,采血装置的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和观察窗,采血装置通过采血管连接有采血针,采血装置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管,过滤管的一端设置有储存罐,过滤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接入口,采血装置的顶端通过抽血管连接有转换器和输血管,转换器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支架,输血管的底端设置有容器杯,容器杯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层,容器杯的侧面设置有固定栓,容器杯一侧连接设置有排血管,固定栓的一端设置有储血管,储血管的顶端设置有盖帽,因此该种医用采血装置利用其强大的过滤管和采血针实现了安全采血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用采血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学血液检验中,各种类型的真空采血管在完成采血后一般均需要在混匀装置上进行混匀,以使血液与采血管中预留的试剂混合均匀,充分发挥试剂的效能并促进各项化学反应,上述混匀操作通常由采血混匀仪进行。
但现有的采血装置一般结构复杂,成本较高,故障率高而且维修维护困难,在工作人员抽血时没有保护措施,将血液进行抽取,其中血液没有过滤残留大量的细菌,导致血液的污染,采血针的采血量过小,采血管的内部血液流动较小,导致采血管供血不足。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医用采血装置,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采血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采血针细菌感染,血液流动过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用采血装置,包括采血装置和容器杯,所述采血装置的表面设置有控制开关和观察窗,所述采血装置通过采血管连接有采血针,所述采血装置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管,所述过滤管的一端设置有储存罐,所述过滤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接入口,所述采血装置的顶端通过抽血管连接有转换器和输血管,所述转换器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输血管的底端设置有容器杯,所述容器杯的表面设置有防滑层,所述容器杯的侧面设置有固定栓,所述容器杯一侧连接设置有排血管,所述固定栓的一端设置有储血管,所述储血管的顶端设置有盖帽。
进一步的,采血针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无菌接口,且无菌接口均匀分布在采血针上。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层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小孔,且所述每个小孔的大小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转换器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固定支架,且所述固定支架与容器杯紧密结合。
进一步的,所述观察窗由英石砂加工而成,且所述观察窗嵌入设置于采血装置的外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容器杯外形呈“圆柱”体,且所述容器杯的表面紧密贴合由防滑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采血装置,在原有采血装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增加,该种装置设置有采血装置,采血装置通过采血管连接有采血针,采血针的表面设置有多个无菌接口,且无菌接口且无菌接口均匀分布在采血针上,可以大量减少工作人员在抽取血液时细菌的流入,采血装置的内部设置有储存管,储存管的一端连接设有采血管,抽取储存管含有大量细菌的血液,储存管的另一端设置有过滤管,过滤管能够尽可能过滤血液里所有的细菌,从而保证血液的干净性,当血液流动到转换器中,转换器能够大量使用及保存血液的原始性与稳定性,采血装置的外表面嵌入设置于控制开关与观察窗,且观察窗由英石砂加工而成,采血管在抽取血液时过慢时,可按下控制开关,快速进行血液的抽取,提高血液充足性,储存管还带吸取功能,快速提高血液流动的效率,当工作人员发现机器损坏时可以透过观察窗,观察内部损坏零件,及时对装置内部进行维修或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采血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容器杯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娟,未经谢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45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