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414254.6 申请日: 2018-05-03
公开(公告)号: CN108862618B 公开(公告)日: 2021-07-20
发明(设计)人: 黄志坚;克里斯托弗.肯尼斯.克莱夫;简廷涵 申请(专利权)人: 共鳞实业(深圳)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2F3/34 分类号: C02F3/34;C02F3/30
代理公司: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谭英强
地址: 518115 广东省深圳***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微生物 净水 装置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保护壳体、保护剂、微生物菌粉和增殖促进剂,保护壳体内部容纳有保护剂、微生物菌粉和增殖促进剂,微生物菌粉和增殖促进剂包埋于定时缓释层中,本发明中的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可以长时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维持氨氮、亚硝酸盐与硝酸盐浓度处于较低的状态,投放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不需要二次投放,为使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传统养殖以池塘养殖为主,由于水资源与土地资源日益缺乏,池塘养殖因为养殖密度低,经济效益差,成本日益加重,带有过滤器的循环水养殖是目前水产养殖的必然趋势。但是循环水养殖在采用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模式,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面临很多问题。循环水养殖在采用高密度养殖的过程中,由于进行过量的投饵,大量残饵以及养殖动物排泄物会产生大量的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污染物,不仅造成水体污染,同时也影响养殖动物健康。此类问题也是循环水暂养池和展示用水族箱等利用循环水养殖体系所面临的共同难题。

对于循环水养殖水体的净化处理方式,是利用微生物代谢水体中过多的饵料、排泄物、氨氮、亚硝酸氮、硝酸氮等物质。净水的微生物主要有芽孢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酵母菌、乳酸菌、光合细菌等菌株。通过微生物的固氮、脱氢、固碳、氧化等作用,会将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作为基质加以利用,使水体中的氨氮、亚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还可以降低水体的COD,稳定水体的pH值。

运用于净化养殖水体的微生物菌体通常采用直接喷洒、投入方式进行,但是此类产品没有对微生物菌体进行保护,水流会直接将微生物菌体冲散,导致微生物菌体随机生长在滤材上或水体中,而无法在特定的位置定植,效果不明显。并且随着微生物菌体的老化,造成过滤系统的失效。另外,现有技术产品添加的营养物质没有做到完整保护甚至完全外露,产品在使用时,有害菌如大肠杆菌、弧菌等在水流的作用下直接接触营养物质,在净水微生物菌体复苏之前将营养物质抢夺并利用,反而促进了有害微生物的繁殖,而且微生物制剂中添加的载体如轻质碳酸钙、沸石粉、陶粒、膨润土、硅藻土、多孔黏土、多孔火山岩、沸石等都无法回收,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发明专利“微生物净水缓释体及其制备方法”(CN101264985A)中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净水缓释体,利用多孔天然矿石颗粒中的孔隙,提供给微生物着床以及培养基附着,虽然具有一定的缓释能力,但是由于没有对微生物菌体进行保护,依然会有被水流冲散稀释,无法形成优势菌,营养物质被有害菌利用,矿石颗粒无法回收等缺点。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具有长效和缓释功能的微生物发生装置”(CN206232700U)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具有长效和缓释功能的微生物发生装置,但是没有对装置核心体进行保护,同时微孔过滤体为两端中空柱体,所以使用时水流会快速涌进其内部装置核心体,快速冲散微生物菌种、培养基和载体,并将水体原有的有害菌带入其中,引起营养物质于短时间内被抢夺利用,使得有益菌复苏时,没有营养物质可以利用,无法形成优势菌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一种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包括保护壳体、保护剂、微生物菌粉和增殖促进剂,保护壳体内部容纳有保护剂、微生物菌粉和增殖促进剂,微生物菌粉和增殖促进剂包埋于定时缓释层中,该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微生物菌粉与增殖促进剂按照质量比1:(1~10000)混合均匀,制成混合物;

2)将混合物包埋于不同厚度的定时释放层中,包埋至少一层,每层定时释放层厚度为1~1000μm;

3)单独将增殖促进剂使用不同厚度的定时释放层中,至少包埋一层,每层定时释放层厚度为1~1000μm;

4)将包埋好的混合物与增殖促进剂按照质量比1:(1~10)放入已加入保护剂的保护壳体中,得到微生物净水缓释装置。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共鳞实业(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共鳞实业(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42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