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电刷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4215.6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72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武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532 | 分类号: | C04B35/532;H01R39/24;H01R39/20;H01R4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申绍中 |
地址: | 037002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电刷 片状石墨 煤沥青 石油焦 机械加工 片状制品 糊料 磨粉 制备 焙烧 熔化 材料准备 加热熔化 沥青浸渍 模压成型 生产标准 成片状 导电率 模压机 粘结剂 骨料 混捏 模具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电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材料准备:采用石油焦为骨料,煤沥青为粘结剂,对石油焦进行粉碎,磨粉,对煤沥青进行加热熔化,将石油焦粉末与熔化后的煤沥青进行混捏,二次磨粉,制得糊料粉末,S2:模压成型:将S1中所述的糊料粉末放进模压机的模具内,模压成片状制品,S3:片状制品处理:对S2中所述的片状制品进行焙烧、沥青浸渍,制得片状石墨,S4:机械加工:对S3中所述的片状石墨进行机械加工。本发明通过对片状石墨的形状、大小、外观和导电率进行检测,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使石墨电刷的形状、大小、外观均符合既定的生产标准,大大提高了石墨电刷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墨电刷的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电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电刷是纯用片状天然石墨制成的电刷,纯粹石墨电刷的制造方法与碳-石墨电刷相同,是经过高温烧结而成,制成的电刷,有各级不同的密度,密度越高,体质越硬,而额定电流密度也越高但是密度较低的石墨电刷在整流子运行时比较稳定,接触也紧密,不致跳动,电刷的材料大多由石墨制成,为了增加导电性,还有用含铜石墨制成,石墨有良好的导电性,质地软而且耐磨。
经检索,申请号201610509270.4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金属石墨电刷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是:1)热熔,在氮气或惰性气体保护下,将沥青热熔得到熔融体,并在500°C下恒温;2)热解,以10°C每分钟的升温速度将熔融体加热到1500°C,并恒温0.1-1小时;3)石墨烯化,以100°C每分钟的升温速度将1500°C的熔融体加热到3300°C,并恒温1-3分钟;4)冷却,冷却过程中用超声波对熔融体进行振荡处理,并在熔融体的温度降到400°C以下时再加入一定量的沥青、铜锌合金粉、氧化钛、氧化铁搅拌;5)固化烧结,制得金属石墨电刷坯体,但是以这种方法制备出来的石墨电刷的质量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石墨电刷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石墨电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材料准备:采用石油焦为骨料,煤沥青为粘结剂,对石油焦进行粉碎,磨粉,对煤沥青进行加热熔化,将石油焦粉末与熔化后的煤沥青进行混捏,二次磨粉,制得糊料粉末;
S2:模压成型:将S1中所述的糊料粉末放进模压机的模具内,模压成片状制品;
S3:片状制品处理:对S2中所述的片状制品进行焙烧、沥青浸渍,制得片状石墨;
S4:机械加工:对S3中所述的片状石墨进行机械加工,对片状石墨的形状、大小及外观进行深加工;
S5:检测:对S4中所述的深加工后的片状石墨的形状、大小、外观和导电率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S6:电刷制备:将S5中所述的检测合格的片状石墨排列在一起,再次进行沥青浸渍,然后将排列好的片状石墨高温烧结,制得电刷样品;
S7:修整检测:对S6中所述的电刷样品做最后的修整,并对电刷样品的导电率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即可制得石墨电刷。
优选地,所述S2中,在进行模压成型工作时,先选用一台电子称,按照配比对粉末进行称量,将粉末分成多份,然后将多份粉末分别放进不同的模具内进行模压。
优选地,所述S2中,在进行模压成型工作时,对首次成型的制品进行抽样检查,检查制品的成型情况,发现制品成型度有问题,要及时对模压机进行调整。
优选地,所述S4中,在进行机械加工时,首先对片状石墨的形状进行检测,对变形严重的片状石墨进行剔除,变形不严重的进行打磨修整,然后对片状石墨的大小进行测量,并与设定的尺寸进行对比,尺寸小的直接剔除,尺寸较大的需要进行打磨修整,之后对片状石墨的外观进行检测,表面粗糙的需要进行打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42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