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汽车亮饰条加工的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4095.X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01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甘继波;刘传亮;马绪良;张同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耀玻璃(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C45/26;B29L3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吴文滨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饰条 模腔 适配 模具 弹性顶针 顶针机构 饰条加工 水平弹性 上模座 下模座 竖直 顶针 发生位置 光畸变 合模时 偏移 磁铁 飞边 吸附 压出 汽车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亮饰条加工的模具,该模具包括上模座及下模座,下模座上设有与亮饰条相适配的模腔以及多个分别布设在模腔周围并与模腔相适配的水平弹性顶针机构,上模座的底部设有与模腔相适配的竖直弹性顶针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水平弹性顶针机构及竖直弹性顶针机构,不仅能够实现对亮饰条的固定,避免亮饰条在加工过程中产生飞边缺陷,同时能够避免因亮饰条在加工过程中的波动而导致顶针将亮饰条压出光畸变,有效保证了产品质量;磁铁能够将亮饰条吸附在模腔内,避免合模时亮饰条发生位置偏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亮饰条加工的模具。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汽车整车外观要求也不断提升。亮饰条的使用能够提高汽车的整车外观,因而其应用也不断被推广。亮饰条在加工时,通常采用一体注塑的方式将亮饰条与其它结构成型加工在一起。然而,由于亮饰条在模具内容易发生跑动,常常会造成注塑过程中亮饰条产生飞边缺陷。有些厂家在加工亮饰条的模具内增加一些Y向顶针,通过Y向顶针对亮饰条的压力来预防注塑过程中因亮饰条跑动造成的亮饰条飞边。该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亮饰条跑动,但亮饰条在加工过程中的波动会导致压在亮饰条上的Y向顶针经常将亮饰条压出光畸变,降低了产品质量,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汽车亮饰条加工的模具。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汽车亮饰条加工的模具,该模具包括上模座及下模座,所述的下模座上设有与亮饰条相适配的模腔以及多个分别布设在模腔周围并与模腔相适配的水平弹性顶针机构,所述的上模座的底部设有与模腔相适配的竖直弹性顶针机构。模具在开模状态下,将亮饰条放入模腔内;之后合模,水平弹性顶针机构及竖直弹性顶针机构分别从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压在亮饰条上,对亮饰条进行固定,避免亮饰条发生跑动,同时,由于水平弹性顶针机构及竖直弹性顶针机构的弹性设置,使亮饰条在加工过程中的波动能够得到缓冲,保证了产品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的模腔内设有磁铁。模具在开模状态下,将亮饰条放入模腔内,并利用磁铁将亮饰条吸附在模腔内,对亮饰条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的水平弹性顶针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模座上的导向块、滑动设置在导向块上的滑块、设置在滑块与下模座之间的滑块复位弹簧以及设置在滑块侧面并与模腔相适配的水平顶针。当上模座与下模座合模时,滑块沿导向块向模腔方向运动,使水平顶针压在亮饰条上;当上模座与下模座开模时,在滑块复位弹簧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滑块复位。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向块上设有导向块斜面,所述的滑块上设有与导向块斜面相适配的滑块斜面。合模时,上模座向下运动并逐渐向下压迫滑块,通过滑块斜面与导向块斜面的配合,使滑块逐渐沿导向块向模腔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导向块斜面上设有导向块滑轨,所述的滑块斜面上设有与导向块滑轨相适配的滑块滑槽。通过导向块滑轨与滑块滑槽的配合,对滑块的运动进行导向。
进一步地,所述的滑块的顶端高于导向块的顶端。保证合模时,上模座向下运动能够向下压迫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模座的底部开设有与导向块相适配的导向块让位腔。保证上模座与下模座能够实现合模。
进一步地,所述的竖直弹性顶针机构包括多个分别布设在上模座底部的竖直顶针。合模时,竖直顶针由上而下压在亮饰条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水平顶针及竖直顶针均为弹性顶针。弹性顶针避免与亮饰条之间发生刚性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的弹性顶针包括顶针底座、设置在顶针底座上的顶针筒体、沿顶针筒体轴向移动设置在顶针筒体内的顶针以及设置在顶针与顶针底座之间的顶针弹簧。当亮饰条在加工过程中波动时,由于顶针弹簧的弹性伸缩作用,能够避免顶针将亮饰条压出光畸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耀玻璃(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福耀玻璃(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40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和树脂结合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扣管连接头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