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锚杆压力注浆的便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3511.4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19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贾金青;王树钧;杨庆;年廷凯;唐洪祥;刘春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15/04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郭悦 |
地址: | 11602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锚杆 二次注浆管 钻孔 压力注浆 编织袋 一次注浆管 出浆孔 地基基础工程 胶带密封 一次注浆 预设位置 注浆加固 次高压 回填土 开口端 抗拔力 锚固段 排气管 再利用 钻孔口 侧壁 封孔 注浆 黏土 废物 松散 施工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锚杆压力注浆的便捷方法,属于地基基础工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预设位置钻孔;用编织袋将一次注浆管、二次注浆管、排气管和锚杆缠紧,插入钻孔中,编织袋顶部与钻孔口的距离为2.0‑3.0m,一次注浆管、二次注浆管的底部距离钻孔底部距离为150~250mm,在锚固段长度内,所述二次注浆管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出浆孔,二次注浆管底部的开口端和出浆孔用胶带密封;所述缠紧后的编织袋的直径与钻孔直径相同;封孔;一次注浆;二次高压注浆。本发明提出的锚杆压力注浆的便捷方法,确保锚杆对回填土、松散土及软黏土体的有效注浆加固,保证其抗拔力。该方法具有废物再利用、普遍适应性、造价低、施工简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锚杆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锚杆压力注浆的便捷方法,用于回填土,松散土和软黏土体的注浆。
背景技术
在岩土工程涉及的地下工程、采矿工程、基坑与边坡工程过程中,为防止地层变形坍塌或失稳,对地层进行加固的一种主要支护技术是锚杆注浆。注浆时为防止浆液从钻孔中溢出,常在锚杆的孔口部位套上一个封口套(俗称注浆塞)。现有的封口套的形式都是橡胶套,这种橡胶套有以下缺点:(1)单价贵;(2)结构复杂,安装操作繁琐;(3)橡胶遇到化学材料易反应,存放易老化,影响其使用;(4)橡胶套表面十分光滑,与孔壁的摩擦力低,在强大的注浆压力下,橡胶套容易迸出,浆液飞溅,影响生产安全。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锚杆压力注浆的便捷方法,用于便捷高效地注浆。
一种锚杆压力注浆的便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确定钻孔位置进行钻孔、清孔;
B.锚杆安置、封口:将一次注浆管、二次注浆管、排气管和锚杆捆绑,用编织袋将一次注浆管、二次注浆管、排气管和锚杆缠紧,插入钻孔中,编织袋顶部与钻孔口的距离为2.0-3.0m,一次注浆管、二次注浆管的底部距离钻孔底部的距离为150~250mm,在锚固段长度内,所述二次注浆管的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出浆孔,二次注浆管底部的开口端和出浆孔用胶带密封,防止一次注浆时二次注浆管浸入浆液;所述缠紧后的编织袋的直径与钻孔直径相同;
C.封孔:在钻孔口处采用水泥浆封孔;编织袋顶端距离钻孔口处填充水泥浆;
D.一次注浆:通过一次注浆管由下往上注入水泥浆,当水泥浆从排气管溢出时停止注浆,密封一次注浆管管口;
E.二次高压注浆:当一次注浆形成的水泥结石体强度达到1.0~3.0MPa时,通过二次注浆管注入高压水泥浆液,高压水泥浆液突破胶带、穿过二次注浆管上的出浆孔,劈开周围水泥石,形成锚固段高压注浆体。
所述锚杆杆体为钢绞线或钢筋,沿锚杆轴线方向每隔l.5~2.0m设置一个隔离架;锚杆自由段涂油并采用塑料护套包裹,与锚固段相交处的塑料护套管密封并用铁丝绑紧。
步骤D中,一次注浆压力为0.5-1.0MPa,稳压1分钟;步骤E中,二次注浆压力为1.0~2.0MPa,稳压5分钟。
步骤B中,出浆孔的直径为2-3mm,间距为800-1000mm。
步骤B中,编织袋的堵塞长度(编织袋缠紧后的长度)为0.8~1.0m。
步骤C中,通过喇叭状漏斗灌注水泥浆进行封孔,水泥浆堵塞长度(编织袋顶部至钻孔口的距离)为2.0~3.0m。
步骤A中钻孔孔径为100-150mm;清孔时,用弯头钢管通入高压风吹净锚杆固定孔中的石屑及细小石块;检查锚杆固定孔的孔深是否满足要求。
步骤B中,一次注浆管和二次注浆管的直径为12~25mm,每隔1.0-2.0m用胶带将一次注浆管、二次注浆管与锚杆捆绑。
步骤D中密封一次注浆管管口的方法可以是将一次注浆管管口折回,并用铁丝缠绕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35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