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波束制冷接收机定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13482.1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00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陈卯蒸;马军;闫浩;陈勇;袁野;李笑飞;曹亮;刘艳玲;项斌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 |
主分类号: | H04B17/21 | 分类号: | H04B17/21;H04B17/29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65106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束 制冷 接收机 定标 方法 | ||
1.一种单波束制冷接收机定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涉及的装置是由杜瓦、80K冷屏、馈源、正交模耦合器、第一低噪声放大器、第二低噪声放大器、80K负载真空窗、馈源真空窗、80K负载、293K负载、第一80K负载反射镜、第二80K负载反射镜、第一293K负载反射镜、第二293K负载反射镜、第一传送轴、第二传送轴、第三传送轴组成,在杜瓦(1)顶部左边设置80K负载真空窗(7),杜瓦(1)顶部中间设置馈源真空窗(8),杜瓦(1)顶部右边固定安装293K负载(10),在杜瓦(1)内固定安装80K冷屏(2),80K冷屏(2)顶部左边固定安装80K负载(9),馈源(3)上部喇叭口处对应馈源真空窗(8),馈源(3)下端穿过80K冷屏(2)与正交模耦合器(4)连接,正交模耦合器(4)两个输出口分别连接第一低噪声放大器(5)和第二低噪声放大器(6),第一80K负载反射镜(11)固定在第一传送轴(15)上并与杜瓦(1)顶端成45°,第一293K负载反射镜(13)固定在第二传送轴(16)上并与杜瓦(1)顶端成135°,第二80K负载反射镜(12)与第二293K负载反射镜(14)前后放置且相互垂直固定在第三传送轴(17)上,第二80K负载反射镜(12)与杜瓦(1)顶端成135°,第二293K负载反射镜(14)与杜瓦(1)顶端成45°,具体操作按下列步骤进行:
a、驱动初始处的第一传送轴(15)将第一80K负载反射镜(11)朝Z轴负方向移动至80K负载真空窗(7)口面位置,驱动初始处的第三传送轴(17)将第二80K负载反射镜(12)朝Z轴负方向移动至馈源真空窗(8)口面位置,80K负载(9)的辐射经第一80K负载反射镜(11)一次反射,再经第二80K负载反射镜(12)二次反射至馈源(3)内,记录80K负载(9)实时温度和对应的单波束制冷接收机输出端信号电平;
b、驱动第一传送轴(15)将第一80K负载反射镜(11)朝Z轴正方向移动返回至初始位置,驱动初始处的第二传送轴(16)将第一293K负载反射镜(13)朝Z轴负方向移动至293K负载(10)对向位置,驱动第三传送轴(17)将第二293K负载反射镜(14)朝Z轴负方向移动至馈源真空窗(8)口面位置,293K负载(10)的辐射经第一293K负载反射镜(13)一次反射,再经第二293K负载反射镜(14)二次反射至馈源(3)内,记录293K负载(10)实时温度和对应的单波束制冷接收机输出端信号电平;
c、驱动第二传送轴(16)将第一293K负载反射镜(13)朝Z轴正方向移动返回至初始位置,驱动第三传送轴(17)将第二80K负载反射镜(12)与第二293K负载反射镜(14)朝Z轴正方向移动返回至初始位置,通过步骤a、步骤b精确测试到的温度及单波束制冷接收机输出端信号电平,直接用于单波束制冷接收机定标;
d、第一80K负载反射镜(11)、第二80K负载反射镜(12)、第一293K负载反射镜(13)、第二293K负载反射镜(14)经过一次定标后均位于初始处时,新一轮定标仅需顺序执行步骤a、步骤b和步骤c操作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未经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348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