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会网络数据转发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13173.4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506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林峰;陈道亮;张凌翔;周萍;吴家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40/18 | 分类号: | H04W40/18;H04L12/733;H04L12/721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会 网络 数据 转发 方法 | ||
1.一种机会网络数据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节点对不同类型区域的访问频率不同,确定区域模型;以及根据确定的区域模型,并通过马尔科夫决策算法选择节点,包括如下步骤:
S1:初始化网络,将网络等分为K个矩形区域并随机分配区域类型,所述步骤S1中的将网络等分为K个矩形区域并随机分配区域类型是将整个网络Ω分为K个相互邻接的矩形区域R1,R2,…,Rk,…,RK,并且∪Rk=Ω和∩Rk=Φ,并每个区域Rk由一个三元组(xk,yk,Tk)表示,其中(xk,yk)是区域的中心坐标,Tk是区域类型的标识,节点位置由定位得到;并定义节点归属区域、节点相邻区集、归属区之间的物理距离、区域相关性及区域权重的概念;
所述步骤S1中的节点归属区域、节点相邻区集、归属区之间的物理距离、区域相关性及区域权重分别为:
节点归属区域:节点i的归属区域,由H(i)表示,是i出现概率超过预设阈值ph的区域集合;
节点相邻集:节点i在t时隙的相邻集,用表示,是与i的距离不超过最远通信半径rc的节点集合;
归属区之间的物理距离:节点i和j之间归属区距离是属于H(i)和H(j)的任意两个区域之间的最小距离,由Dij表示;
区域相关性:节点倾向于出现在类型相似的区域中,根据节点的运动轨迹计算不同区域类型的相关性;对于每个区域Rk,Rk和Rk′之间的相关性被计算为:
其中,B(i,Rk,Rk′)设为1如果两个区域类型相同;否则,B(i,Rk,Rk′)设为0;
区域权重:区域Rk的权重由Wk表示,其中0≤Wk≤1,该值表示了数据包从当前区域Rk传输到目的区域Rd的可能性,
其中,α和γ为预设指数,其值分别反映区域类型和区域距离对区域权重的影响;
所述区域权重在第t个时隙节点j的区域权重表示为:
其中,P(i,Rk)是节点j出现在区域Rk的概率;
S2:根据马尔科夫决策算法选择是否将携带数据节点中的数据转发给n个相遇节点,其中1≤n≤2,马尔科夫决策算法的具体细节为决策时刻、可能的状态、可用的行动集、报酬值及转移概率;所述步骤S2中决策时刻、可能的状态、可用的行动集、报酬值及转移概率分别为:
决策时刻:T={1,...,F}F∞
可能的状态:S=S'∪{Δ}={0,1,Δ}
可用的行动集:
报酬值:
其中,是最好的节点在前m个相遇节点的概率;
转移概率:
S3:携带数据节点相遇到未携带数据节点数m小于等于F-1个并且转发数n小于2时,重复步骤S2,F为马尔科夫决策阶段数且F=F-m;当n=0并且m=F时,数据转发给当前相遇的未携带数据的节点;
S4:如果数据包已经传送到目的区域,传输过程将被终止,算法停止;否则,在下一个时隙,重复步骤S2和步骤S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会网络数据转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尔科夫决策算法的求解步骤为:且对于m=1,...,F-1,有
和
其中,表示从当前的阶段到过程结束能够选到最好相遇节点的最大概率;表示在剩下的阶段中能够选到最好相遇节点的最大概率;且存在并且因此,式(1)和(2)可以简化为式(3)和(4);
求解式(3)和式(4)即为马尔科夫决策算法的策略公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317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