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轮胎的内衬和胎面自动贴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2893.9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8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赖本坚;陶涤非;黄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洪海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30 | 分类号: | B29D30/30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101 | 代理人: | 徐东峰 |
地址: | 361023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料架 内衬 胎面 输送架 胎体鼓 胶料 电动车 自动贴合装置 摩托车轮胎 辊压 轮胎成型机 自动化水平 滚压机构 胶料位置 纠偏机构 摩托车轮 翘翘板式 上下并列 压料机构 自动贴合 偏移 可检测 摆转 导位 料头 贴合 下压 轮胎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轮胎的内衬和胎面自动贴合装置,包括一胎体鼓,在胎体鼓后上方安装一翘翘板式的导料架,导料架后方固定有上下并列的一胎面输送架和一内衬输送架;摆转的导料架可分别将胎面输送架和内衬输送架输送的胶料导向到胎体鼓上辊压贴合;在导料架后部下方安装一可对其上输送胶料导位的纠偏机构,在导料架上方中部至前端依序安装有一可检测有无胶料的料头检测机构、一可防止胶料位置偏移的压料机构以及一可把胶料下压在胎体鼓上辊压的滚压机构;本发明在电动车或摩托车轮胎生产中,可将内衬和胎面自动贴合,提高整台轮胎成型机的自动化水平,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提高轮胎的生产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或摩托车轮胎生产设备,特别是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轮胎的内衬和胎面自动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几乎所有的电动车或摩托车轮胎成型机,均通过人工贴合内衬层、1#帘布、2#帘布,然后人工套钢丝圈,膨胀反包后,再人工贴合胎面。这种成型机结构简单,轮胎成型方式主要以人工操作为主,设备自动化程度低、人工劳动强度较大、效率低,并且工人的操作水平不一对轮胎的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影响较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轮胎的内衬和胎面自动贴合装置,可实现电动车或摩托车轮胎内衬和胎面的自动贴合,提高整台成型机的自动化水平,既可提高轮胎生产效率又可保证轮胎成型品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轮胎的内衬和胎面自动贴合装置,包括一胎体鼓,其特征在于:在胎体鼓后上方安装一翘翘板式的导料架,导料架后方固定有上下并列的一胎面输送架和一内衬输送架;摆转的导料架可分别将胎面输送架和内衬输送架输送的胶料导向到胎体鼓上辊压贴合;在导料架后部下方安装一可对其上输送胶料导位的纠偏机构,在导料架上方中部至前端依序安装有一可检测有无胶料的料头检测机构、一可防止胶料位置偏移的压料机构以及一可把胶料下压在胎体鼓上辊压的滚压机构。
所述的导料架包括一可绕其底部的铰接轴承上下摆转的机架、一安装在机架前端且带有张紧功能的前端输送辊、一安装在机架后端主动输送辊、一张紧缠绕在前端输送辊和主动输送辊上的第一输送带,一安装在机架中间部位防止第一输送带中间凹陷的支撑板;导料架后端上方固定一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通过传动带连接驱动主动输送辊转动以带动第一输送带。由伺服电机带动第一输送带运动,可以控制第一输送带的速度,从而保证第一输送带的速度能分别和内衬输送架上的内衬输送带、胎面输送架上的胎面输送带的速度相等,也可以和胎体鼓的贴合速度匹配;第一输送带为防收缩皮带,可以防止胶料在输送带上放置时产生收缩。
所述的导料架还包括一驱动机架绕铰接轴承上下摆转的第一气缸,第一气缸的气缸杆与焊接固定在机架前端部的U形架铰接;第一气缸为可调行程气缸,第一气缸座端设有位置检测和缓冲机构。由第一气缸驱动,导料架可以绕铰接轴承一定范围内任意角度上下摆动,从而可以在输送胶料时分别与内衬输送架和胎面输送架接合,在贴合胶料时与胎体鼓接合;位置检测及缓冲机构,能提供到位检测以及摆动末端缓冲,防止冲击过大,损伤设备,制作不同寸别轮胎时,导料架的摆动幅度不同,此时需要通过调节气缸行程来调节导料架摆动幅度,从而使导料架前端的滚压机构与胎体鼓之间的相对位置更加合理。
所述的前端输送辊包括用于固定在机架上前端内侧左右的二个调整块、一和调整块通过长槽孔螺栓连接的前端辊板,三个固定于前端辊板前面的辊筒固定块安装有二个辊筒。前端辊板可以保证第一输送带在其上方压料机构的作用下不会凹陷,且可以通过前端辊板调整前端输送辊在机架上的前后位置,从而达到张紧第一输送带的目的。
所述的纠偏机构包括二个对称安装在机架上且与第一输送带成一定角度的纠偏杆、二个分别安装在纠偏杆上的滚筒、各个纠偏杆上有二个限制滚筒沿纠偏杆轴向移动的固定环、机架两边各设有一调节套、各个纠偏杆和调节套之间设有一第三调整螺丝。两侧的纠偏杆和滚筒可以将第一输送带限制在纠偏机构的中心位置,而两侧的第三调整螺丝则可以用来调整纠偏机构的中心,从而防止第一输送带跑偏,进而导正胶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洪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洪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28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