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复合型吸波板材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12781.3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82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褚彦明;李忠替;孔毅;褚达明;褚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毅;李忠替;褚彦明 |
主分类号: | H01Q17/00 | 分类号: | H01Q1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大工智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4 | 代理人: | 徐淑东;崔雪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波 非金属颗粒 飞行器领域 纳米陶瓷粉 晶粒 重量配比 反射率 灵敏度 压铸 金属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复合型吸波板材及其用途,纳米复合型吸波板材由重量配比如下的各组分混合、压铸而成:纳米Ni粉25‑35份;纳米Fe粉25‑35份;纳米Co粉3‑8份;纳米Al粉5‑8份;纳米Ag粉0.2‑0.8份;纳米陶瓷粉20‑40份。本发明的还公开了上述纳米复合型吸波板材在飞行器领域的应用。本发明吸波板材将晶粒直径小于15nm的六种金属和非金属颗粒有机的组合起来,具有良好的吸波灵敏度和基本为零的反射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纳米复合型吸波板材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按照目前我国验收常规,吸波板材的雷达波反射率小于-20dB即为合格,进入21世纪以来,科技发展速度超出人们预料,特别是国防科技发展速度更是惊人,战机发展到第5代、第6代,雷达波探测尺度到纳米,我国的反雷达波探测已发展到第4代,目前还在采用反射率小于-20dB的吸波板材标准显然不符合实际。现有吸波板材的加工制造工艺复杂,难度大,且成本高昂,吸波灵敏度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吸波板材存在制造工艺复杂,难度大,且成本高昂,吸波灵敏度底问题,提出一种纳米复合型吸波板材,该板材制备方法简单,具有良好的吸波灵敏度和基本为零的反射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纳米复合型吸波板材,由重量配比如下的各组分混合、压铸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复合型吸波板材包括重量配比如下的各组分:纳米Ni粉30份、纳米Fe粉30份、纳米Co粉5份、纳米Al粉6份、纳米Ag粉0.3份、纳米陶瓷粉28.7份。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Ni粉、纳米Fe粉、纳米Co粉、纳米Al粉、纳米Ag粉和纳米陶瓷粉粒径尺度均小于15nm,优选为小于10nm。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Ni粉、纳米Fe粉、纳米Co粉、纳米Al粉、纳米Ag粉和纳米陶瓷粉纯度大于99.9%,本发明所述纳米材料需经过严格认真检验,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再投入生产线,充分搅拌后压铸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步骤如下:惰性气氛,压力1.5KPa下搅拌40-60min。该过程能使制备得到的纳米复合型吸波板材中形成均匀的空隙(0.1-0.3cm)。
进一步地,所述压铸步骤如下:60±10℃,120±20kg下压铸10-40min。
进一步地,所述纳米复合型吸波板材厚度为1-3mm。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还公开了上述纳米复合型吸波板材在飞行器领域的应用。
本发明纳米复合型吸波板材,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吸波板材将晶粒直径小于15nm的六种金属和非金属颗粒有机的组合起来,具有良好的吸波灵敏度和基本为零的反射率,对雷达波的吸收效果极佳,无论是长波,各种短波,反射率基本为零,与时代发展同步,为大力提升我军国防防空水平,起到积极作用。
2)本发明纳米复合型吸波板材由多种纳米(金属的、非金属的)材料复合而成,能吸收各种雷达波(长波和不同波长的短波),从效果看,该项发明在现代阶段达到最优水平,该板材适用于空中各式飞行器,无论高空、低空,都具备良好吸波功能。
3)本发明吸波材料在飞行器领域的应用起到多重积极作用,一是能直接吸收雷达波,顶替现行飞机铝板材;二是可减轻战机重量,提高飞行速度;三是消除原战机隐形辅料层脱落,可大大降低隐形维护费用;四是节省人力,节省时间,提升我军战斗力;五是本吸波板材隐形功能可保持终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毅;李忠替;褚彦明,未经孔毅;李忠替;褚彦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27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