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包高镍锂离子电池化成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11676.8 | 申请日: | 2018-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393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火晓勇;刘红涛;刘显卿;董红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路宽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包高镍 锂离子电池 化成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包高镍锂离子电池化成工艺,属于锂离子电池化成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要点为:将电池注液后静置24h;将电池放入热压夹具,控制温度为40‑45℃,压力为700‑1500Kg;将电池搁置20min;以0.08‑0.09C恒流充电40min;以0.2‑0.5C恒流充电至3.5V;以0.08‑0.1C恒流充电至3.6V;在温度为40‑45℃,压力为700‑1500Kg的条件静置2h;以0.08‑0.1C恒流充电至3.7V;在温度为40‑45℃,压力为700‑1500Kg的条件静置2h;以0.2‑0.5C恒流充电至4.2V;在4.2‑4.6V恒压下充电至电流小于0.05C;在温度为40‑45℃,压力为700‑1500Kg的条件静置2h。本发明在充电过程中,在3.6V和3.7V处增加一步放电过程,有助于致密SEI膜的生成,同时也有助于消气过程;本发明可不同倍率电流进行化成,根据实验验证,化成效果均较为理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化成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包高镍锂离子电池化成工艺。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的长寿命、高电压、大容量及体积小等优点使其成为新能源汽车首选的动力电池。同时,锂离子电池化成工艺是锂离子电池生产中很重要的工序,主要目的是锂离子电池在首次充电时,电解液中溶剂和锂盐会在负极界面发生反应,形成一层固体电解质界面膜,该界面膜可以阻止溶剂与活性材料的副反应。锂离子电池化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池的容量高低、内阻大小、寿命长短等多方面特性。
目前,软包锂离子电池都采用预留化成气囊,密封化成工艺。但在化成过程中由于H2、C2H2、CH2=CH2、CO2等气体产生,会使得极片之间接触不好,阻碍锂离子嵌入负极,出现黑斑。且产气量大会消耗活性锂,会影响电池容量发挥。同时,电池化成电流越小,越有助于形成致密的固体电解质膜(SEI),容量发挥越好。但小电流化成增加工序时间,降低生产效率,成本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锂离子电池化成工艺采用的小电流、多次循环且时间较长等问题,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且产气量较小的软包高镍锂离子电池化成工艺,该工艺可以缩短化成时间、化成效果较好且一致性稳定。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包高镍锂离子电池化成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1)将电池注液后静置24h;
(2)将电池放入热压夹具,控制温度为40-45℃,压力为700-1500Kg;
(3)将电池搁置20min;
(4)以0.08-0.09C恒流充电40min;
(5)以0.2-0.5C恒流充电至3.5V;
(6)以0.08-0.1C恒流充电至3.6V;
(7)在温度为40-45℃,压力为700-1500Kg的条件静置2h;
(8)以0.08-0.1C恒流充电至3.7V;
(9)在温度为40-45℃,压力为700-1500Kg的条件静置2h;
(10)以0.2-0.5C恒流充电至4.2V;
(11)在4.2-4.6V恒压下充电至电流小于0.05C;
(12)在温度为40-45℃,压力为700-1500Kg的条件静置2h。
进一步优选,工步结束后,将电池搁置24h,然后进行常温老化,直接进行抽气封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师范大学,未经河南电池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16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