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线的节拍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10079.3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622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其盛;李广朋;李义辉;艾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B65G4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线 节拍 控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线的节拍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包括生产线体、自动测试设备和控制模块,所述生产线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测试工位,每一测试工位均包括并列设置的两段传送线体,两段传送线体分别为主传送线体和副传送线体,每段传送线体的两端空置或分别连接相邻测试工位中的传送线体,所述自动测试设备依次设置在测试工位的一侧,且相邻自动化设备之间间隔一个测试工位,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各个测试工位沿生产线体的传送方向的垂直方向横移并改变相邻测试工位之间的连接方式。本发明可以对待测产品进行智能化的调度,解决待测产品的等待与拥堵问题,从而显著提高生产线的生产制造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水线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产线的节拍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制造业生产线的工作模式基本上都采用传统的流水线的模式。传统流水线的工作模式是当产品在上一工位工作完成后,使产品再流到下一工位工作。但是,这种流水线生产的模式应用于工位作业内容相同的作业岗位时存在着生产效率的损失。例如,在电视机生产环节的打螺钉、整机测试等工位,现有的技术方案是将同一个工序的内容按照合理的顺序拆分到几个工位来依次共同完成,而且如今这些工位已基本投入了自动化机器人,按照传统的流水线的控制操作模式很明显会出现动作的重复以及时间浪费,比如将会出现大部分生产时间浪费在生产线体上的流动以及机器人对产品的反复定位上面,影响生产节拍。并且,一旦在生产线中某个机器人设备出现故障或者产品作业出现问题时,就会造成全线瘫痪,从而极大的影响了生产线的生产制造效率。
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线的节拍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可以对待测产品进行智能化的调度,解决待测产品的等待与拥堵问题,从而显著提高生产线的生产制造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生产线的节拍控制系统,包括生产线体、自动测试设备和控制模块,所述生产线体包括依次连接的多个测试工位,每一测试工位均包括并列设置的两段传送线体,两段传送线体分别为主传送线体和副传送线体,每段传送线体的两端空置或分别连接相邻测试工位中的传送线体,所述自动测试设备依次设置在测试工位的一侧,且相邻自动化设备之间间隔一个测试工位,所述控制模块分别连接生产线体和自动测试设备,控制模块用于控制各个测试工位沿生产线体的传送方向的垂直方向横移并改变相邻测试工位之间的连接方式。
所述的生产线的节拍控制系统中,所述生产线体还包括用于流入待测产品的流入线体和用于流出待测产品的流出线体,所述流入线体和流出线体均位于同一轴线上,且每一测试工位均保持在所述轴线上。
所述的生产线的节拍控制系统中,所述测试工位的数量为2N-1个,所述自动测试设备的数量为N个,N为大于2的整数。
所述的生产线的节拍控制系统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源模块、CPU、存储器、通信接口、扩展接口、输出模块和输入模块,所述电源模块连接CPU、存储器、输出模块和输入模块,所述CPU连接存储器、通信接口、扩展接口、输出模块和输入模块。
一种基于以上所述生产线的节拍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启动控制系统,使多个待测产品依次流入到生产线体上,并通过副传送线体传送待测产品;
当各个待测产品依次移动到排列顺序为奇数位的测试工位时,分别横移各个测试工位,使各个待测产品与对应的自动测试设备对接,并通过自动测试设备测试对应的待测产品;
当各个待测产品依次移动到排列顺序为偶数位的测试工位时,分别各个横移测试工位,并通过各个测试工位的副传送线体缓存对应的待测产品;
当某一排列顺序为奇数位的测试工位的待测产品测试完成后,该处测试工位向控制模块发出流出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100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