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常温无三苯的改性聚氨酯包覆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409740.9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4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郑李华;梁建桁;许同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多正树脂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175/08 | 分类号: | C09J175/08;C09J11/08;C08G18/76;C08G18/66;C08G18/48;C08G18/32;C08G18/1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资凯亮;单蕴倩 |
地址: | 528247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常温 无三苯 改性 聚氨酯 包覆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常温无三苯的改性聚氨酯包覆胶,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份数比计算,包括聚氨酯预聚体80份和增粘树脂20份;
所述聚氨酯预聚体包括如下组份:丁酮20-40份、丙酮22-42份、乙酸甲酯5-15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2.1~2.3份、聚醚二元醇20份、丙烯酸羟基乙酯0.01-0.03份、有机锡或有机铋0.003-0.006份、1,6己二醇0.03-0.12份、三羟甲基丙烷TMP 0.01-0.03份和乙二醇EG 0.08-0.1份;
所述增粘树脂包括如下组份:聚酮树脂4-8份,酚醛树脂4-8份和氢化松香2-6份;
所述聚氨酯预聚体在25±2℃下的粘度为9500-11000cp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温无三苯的改性聚氨酯包覆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预聚体按照质量份数比计算,包括如下组份:丁酮25~35份、丙酮22-40份、乙酸甲酯8~12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2.2份、聚醚二元醇20份、丙烯酸羟基乙酯0.01-0.03份、有机锡或有机铋0.003-0.005份、1,6己二醇0.08-0.1份、三羟甲基丙烷TMP 0.01-0.03份和乙二醇EG 0.08~0.09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温无三苯的改性聚氨酯包覆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预聚体按照质量份数比计算,包括如下组份:丁酮30份、丙酮30份、乙酸甲酯10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2.2份、聚醚二元醇20份、丙烯酸羟基乙酯0.02份、有机锡或有机铋0.004份、1,6己二醇0.09份、三羟甲基丙烷TMP 0.02份和乙二醇EG 0.08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常温无三苯的改性聚氨酯包覆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粘树脂按照质量份数比计算,包括如下组份:聚酮树脂6份,酚醛树脂6份和氢化松香4份。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常温无三苯改性聚氨酯包覆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聚氨酯预聚体的合成:将8~16份丁酮、20份聚醚二元醇、0.003-0.006份有机锡或有机铋、0.03-0.12份1,6己二醇和0.01-0.03份三羟甲基丙烷TMP加入至反应釜中,升温至75-85℃后,再加入2.1~2.3份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进行聚合反应2~2.5h,达到所需粘度后,先加入4~8份丁酮和丙烯酸羟基乙酯0.01-0.03份继续反应到所需粘度,再继续加入4~8份丁酮反应到所需粘度后,再加入0.08-0.1份乙二醇EG和4~8份丁酮,保温1小时后降温至40-50℃,最后加入5-15份乙酸甲酯和22-40份丙酮,即可得到聚氨酯预聚体;
(2)制备成品:将20份由聚酮树脂4-8份,酚醛树脂4-8份和氢化松香2-6份混合而成的增粘树脂,加入至80份聚氨酯预聚体中,均匀搅拌后,并加入1~2份丙酮调整粘度至9000-11000cps/25℃,即可得到常温无三苯改性聚氨酯包覆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常温无三苯的改性聚氨酯包覆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加入丁酮、聚醚二元醇、有机锡或有机铋、1,6己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TMP后,升温至80℃,再加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常温无三苯的改性聚氨酯包覆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聚合反应的时间为2h。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常温无三苯的改性聚氨酯包覆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搅拌的时间为50~6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多正树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多正树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974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