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评价透水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8945.5 | 申请日: | 201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487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兰聪;王军;陈景;刘东;韩唯伟;卢佳林;甘戈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西部建设西南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5/04 | 分类号: | G01N5/04;G01N33/38;G01N1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房云;余小飞 |
地址: | 61005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水混凝土 物性 漏斗 振动仪 过筛 砝码 带孔钢片 评价指标 生产应用 施工过程 市政工程 综合评价 拌合物 分散性 内腔中 蓬松度 圆锥管 粘聚性 建筑材料 放入 骨料 浆体 孔筛 量化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评价透水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装置,属于建筑材料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过筛仪,平板砝,漏斗以及振动仪:所述过筛仪底部设置有孔筛;所述平板砝包括砝码和设置在砝码底部的带孔钢片,且平板砝能放入漏斗的内腔中;所述漏斗为顶部直径大底部直径小的圆锥管;所述振动仪位于漏斗的底部。本发明还提供利用所述装置对透水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进行评价的方法。本发明通过模拟透水混凝土施工过程原理,对透水混凝土拌合物浆体包裹骨料后的分散性、蓬松度以及粘聚性等指标综合评价透水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提供科学可量化的评价指标指导透水混凝土的设计与生产应用,完善了透水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评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评价透水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透水混凝土是一种内部结构由一系列与外部空气相连通的多孔结构形成的骨架组成的材料,与硬化路面相比,它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在营造良好的声、光、热等物理及生态环境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体现了“与环境共生”的理念,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建筑材料。
透水混凝土属于干硬性混凝土,其拌合物最佳状态是胶凝材料浆体均匀的包裹在骨料表面,并有一定厚度,各包裹浆体的骨料在堆积时,浆体层进行叠加,但浆体不发生流挂现象导致空隙堵塞,从而影响透水混凝土透水率。透水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直接影响透水混凝土其透水透气功能,但当前对透水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评价方法没有统一,也有专利对其进行介绍,但也不够全面。比如有的专利仅对透水混凝土浆体流挂性进行了评价,间接判断透水混凝土堵塞空隙的可能性,不够全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评价透水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装置及方法。主要通过模拟透水混凝土施工过程原理,对透水混凝土拌合物浆体包裹骨料后的分散性、蓬松性以及粘聚性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透水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提供科学可量化的评价指标指导透水混凝土设计与生产应用,完善了透水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评价方法。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评价透水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装置,包括过筛仪,平板砝,漏斗以及振动仪:
所述过筛仪底部设置有孔筛;
所述平板砝包括砝码和设置在砝码底部的带孔钢片,且平板砝能放入漏斗的内腔中;
所述漏斗为顶部直径大底部直径小的圆锥管;
所述振动仪位于漏斗的底部。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评价透水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过筛仪为敞口圆柱状薄壳结构,且薄壳上设置有把手。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评价透水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过筛仪的底面直径为300~450mm,高为50±2mm,底部设置有5~16mm的方孔筛。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评价透水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带孔钢片为直径为150~180mm的圆盘状结构,孔的直径为3~10mm;所述砝码为质量为2~3kg的平底钢块。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评价透水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漏斗为底部直径为100~150mm,顶部直径为200~250mm,高为250~300mm的轴对称可拆卸分离或固定的圆锥管。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评价透水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所述漏斗的管壁上设置有直径为3~5mm的筛孔。
作为本发明所述一种评价透水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装置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当漏斗为轴对称可拆卸分离的圆锥管时,通过固定栓实现漏斗的闭合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西部建设西南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建西部建设西南有限公司;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89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