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叉指型圆弧压电式能量收集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8546.9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90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朱宇宬;戴瑞萍;刘钰;任怡静;王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18 | 分类号: | H02N2/1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阳 |
地址: | 2100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副悬臂梁 主悬臂梁 叉指型 悬臂梁 压电式能量收集 压电能量收集 正方形薄片 圆弧型 附着 能量收集器 对称连接 对称设置 间隙交叉 多方向 压电层 质量块 顶面 吸收 侧面 | ||
本发明揭示一种叉指型圆弧压电式能量收集器,该能量收集器包括主悬臂梁、第一副悬臂梁和第二副悬臂梁,主悬臂梁、第一副悬臂梁和第二副悬臂梁构成一U字形结构,第一副悬臂梁和第二副悬臂梁相互对称设置,第一副悬臂梁和第二副悬臂梁设置有至少两对悬臂梁对,每对所述悬臂梁对之间间隙交叉设置;第一副悬臂梁和第二副悬臂梁的一端均与主悬臂梁固定连接;每对所述悬臂梁对均由圆弧型薄片与正方形薄片对称连接而成,每个所述圆弧型薄片上附着设置有压电层,每个所述正方形薄片上附着设置有质量块。该叉指型圆弧压电能量收集器与传统压电能量收集器相比,能够多方向收集能量,不仅可以吸收顶面能量,还可以吸收侧面的能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叉指型圆弧压电式能量收集器,属于能量收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压电能量收集器基于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在环境振动的激励下,器件中的压电层产生应变,在表面产生极化电荷,从而将环境振动的机械能转换成所需要的电能。目前常用的压电式能量收集器通常为直型结构,在该结构下虽然可以起到能量收集的作用,但是实验表明可收集的能量频率范围较小,输出电势较低。除此之外,直型结构的压电能量收集器还有稳定性低、空间利用率少等一系列缺陷。
传统的单圆弧压电式能量收集器通过将悬臂梁设计为一定弧形,在特定的弧度下输出高电势,不仅可以吸收顶面的振动能量,还可以吸收侧面方向的振动能量。传统的高性能圆弧型压电能量收集器(中国专利公开号:201711361801.0)通过将悬臂梁设计为一定弧形,在特定的弧度下输出高电势,可以吸收顶面、侧面方向的振动能量,虽然在一定弧度下可以将载荷转化为电能输出,但是在一定的外加载荷下,它的输出电势明显较小,能量和空间利用率较低,且结构不对称容易引起稳定性问题,同时也具有多阶频率低、频率间距较大等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叉指型圆弧压电式能量收集器。
本发明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叉指型圆弧压电式能量收集器,包括主悬臂梁、第一副悬臂梁和第二副悬臂梁,所述主悬臂梁、第一副悬臂梁和第二副悬臂梁构成一U字形结构,所述第一副悬臂梁和第二副悬臂梁相互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副悬臂梁和第二副悬臂梁设置有至少两对悬臂梁对,每对所述悬臂梁对之间间隙交叉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副悬臂梁和第二副悬臂梁的一端均与主悬臂梁固定连接。
优选地,每对所述悬臂梁对均由圆弧型薄片与正方形薄片对称连接而成,每个所述圆弧型薄片上附着设置有压电层,每个所述正方形薄片上附着设置有质量块。
优选地,第一对所述悬臂梁对包括第一圆弧型薄片、第二圆弧型薄片、第一正方形薄片和第二正方形薄片,所述第一圆弧型薄片和第二圆弧型薄片上附着设置有压电层,所述第一正方形薄片和第二正方形薄片均附着设置有质量块。
优选地,第二对所述悬臂梁对包括第三圆弧型薄片、第四圆弧型薄片、第三正方形薄片和第四正方形薄片,所述第三圆弧型薄片和第四圆弧型薄片上附着设置有压电层,所述第三正方形薄片和第四正方形薄片均附着设置有质量块。
优选地,所述主悬臂梁长度为35mm,所述副悬梁臂长度为107mm,宽度为5mm。
优选地,所述圆弧形薄片的内径为20mm、外径为30mm,厚度为0.5mm,圆弧度为90度。
优选地,所述悬臂梁采用磷青铜材料制成,所述压电层为PZT-5H。
优选地,所述压电层的内径为20mm、外径为30mm,厚度为0.3mm,圆弧度为90度。
优选地,所述质量块采用镍材料制成,所述质量块的长、宽、高分别为10mm、10mm、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85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