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CO2跨临界热泵循环的高低温分室干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8254.5 | 申请日: | 2018-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6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杨俊兰;吴依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城建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11/00 | 分类号: | F26B11/00;F26B21/14;F26B25/00;F25B30/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384***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器 干燥系统 高低温 分室 跨临界热泵 低温干燥 低温气体 高温干燥 截止阀 辅助冷却器 蒸发器出口 高温气体 依次连接 蒸发器 风机 低温干燥室 高温干燥室 风机连接 循环系统 干燥室 并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O2跨临界热泵循环的高低温分室干燥系统,包括CO2跨临界热泵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高低温分室干燥系统包括低温干燥回路和高温干燥回路,所述低温气体冷却器通过截止阀与风机、低温干燥室、辅助冷却器和CO2蒸发器依次连接,CO2蒸发器出口与低温气体冷却器连接构成低温干燥回路;所述高温气体冷却器通过截止阀与风机连接,风机与高温干燥室、辅助冷却器和CO2蒸发器依次连接,CO2蒸发器出口通过低温气体冷却器与高温气体冷却器连接构成高温干燥回路;所述高温干燥回路通过截止阀与低温干燥回路构成并联的高低温分室干燥系统。有益效果:本发明设置两个干燥室,即能够满足两种物料在不同干燥温度下的同时干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干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CO2跨临界热泵循环的高低温分室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热泵是以消耗一部分低品位能源为补偿,使热能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传递的装置,与传统的干燥方式相比较,热泵干燥具有高效节能、成本较低、不污染环境的特点。目前,热泵干燥面临的问题是不同的物料在干燥过程中对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的要求有较大差异,由于干燥对象的初始条件不同需要对干燥系统予以适当调节,以满足干燥工艺要求并保持干燥对象的品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热泵干燥系统较少有同时满足不同物料对于干燥工艺和质量的指标要求,如果使用单一干燥室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来干燥不同的物料,不但达不到干燥指标要求亦增加了能源的损耗。如专利文献公开号107270696A公开了一种基于CO2跨临界热泵循环的干燥系统,该系统包括干燥室、制冷剂回路及干燥介质回路:所述制冷剂回路上依次设有压缩机、气体冷却器、回热器、节流阀和蒸发器;所述干燥介质回路上设有所述气体冷却器、所述干燥室、换热器和所述蒸发器,换热器包括互相换热的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气体冷却器的空气出口连通干燥室的空气入口,干燥室的空气出口连通所述第一管道的入口,第一管道的出口连通蒸发器的空气入口,蒸发器的空气出口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入口,第二管道的出口连通所述气体冷却器的空气入口。该系统干燥介质回路上设有旁通管路,其上设有风量调节阀,以调控回风量;干燥室的空气出口与换热器之间的管路上设有除尘装置,以对干燥室流出的空气进行过滤,除去颗粒物。专利文献公开号202371972U公开了一种热泵干燥装置,设置双热泵,干燥过程中除湿热泵控制干燥湿度,加温热泵控制温度,可满足同一产品在不同干燥阶段的温度、湿度要求。
干燥行业亟待研发一种能够满足两种物料在不同干燥温度下同时干燥的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CO2跨临界热泵循环的高低温分室干燥系统,设置两个干燥室,即能够满足两种物料在不同干燥温度下的同时干燥。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CO2跨临界热泵循环的高低温分室干燥系统,包括CO2高压压缩机、CO2油分离器、高温气体冷却器、低温气体冷却器、回热器、节流阀、CO2蒸发器和CO2气液分离器构成的CO2跨临界热泵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CO2跨临界热泵循环系统连接有高低温分室干燥系统,所述高低温分室干燥系统包括低温干燥回路和高温干燥回路,所述低温气体冷却器通过截止阀与风机、低温干燥室、辅助冷却器和CO2蒸发器依次连接,CO2蒸发器出口与低温气体冷却器连接构成低温干燥回路;所述高温气体冷却器通过截止阀与风机连接,风机与高温干燥室、辅助冷却器和CO2蒸发器依次连接,CO2蒸发器出口通过低温气体冷却器与高温气体冷却器连接构成高温干燥回路;所述高温干燥回路通过截止阀与低温干燥回路构成并联的高低温分室干燥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城建大学,未经天津城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82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