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咳嗽的内服中药组合物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06694.7 | 申请日: | 2018-05-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1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永英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1/14;A61K35/6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3600 安徽省亳州市涡***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内服中药组合物 咳嗽 罗汉果 中药组合物 桔梗 茯苓 化腐生肌 患者机体 清热化痰 协调能力 阴阳平衡 有效调节 原料药物 中药原料 重量份数 蜂房 白茅根 北沙参 补骨脂 大青叶 地骨皮 红景天 款冬花 莱菔子 桑白皮 石菖蒲 葶苈子 罂粟壳 百部 辨证 陈皮 干姜 桂枝 宽胸 配伍 前胡 散结 组份 治疗 菊花 百合 防风 制作 协调 | ||
一种治疗咳嗽的内服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莱菔子30份、桑白皮26份、白前7份、款冬花19份、百部10份、葶苈子36份、陈皮10份、菊花42份、石菖蒲23份、防风14份、桂枝17份、罗汉果29份、茯苓26份、红景天19份、干姜21份、桔梗18份、北沙参18份、蜂房8份、罂粟壳12份、前胡17份、地骨皮11份、大青叶12份、白茅根23份、补骨脂8份、百合12份。本中药组合物进行辨证配伍组方,组份中的各种原料药物相互协调在一起,能够起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药效,可有效调节患者机体的阴阳平衡和自我协调能力,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化腐生肌的作用,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治疗咳嗽的内服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咳嗽是呼吸系统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当呼吸道粘膜受到异物、炎症、分泌物或过敏性因素等刺激时,即反射性地引起咳嗽,有助于排除自外界侵入呼吸道的异物或分泌物、消除呼吸道刺激因子。咳嗽的不利作用,是可把气管病变扩散到邻近的小支气管,使病情加重。另外,持久剧烈的咳嗽可影响休息,还易消耗体力,并可引起肺泡壁弹性组织的破坏,诱发肺气肿。目前,治疗咳嗽的药物以西药为主,虽然在治疗咳嗽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的用于治疗咳嗽的内服中药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咳嗽的内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莱菔子20--35份、桑白皮20--35份、白前5--10份、款冬花15--25份、百部8--16份、葶苈子30--40份、陈皮8--16份、菊花35--45份、石蒲20--30份、防风10--15份、桂枝14--20份、罗汉果25--35份、茯苓20--35份、红景天15--24份、干姜15--24份、桔梗15--20份、北沙参14--20份、蜂房6--12份、罂粟壳8--16份、前胡15--20份、地骨皮8--16份、大青叶8--16份、白茅根20--30份、补骨脂5--10份、百合8--16份。
一种治疗咳嗽的内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是由下列重量份数的中药原料制作而成:莱菔子30 份、桑白皮26 份、白前7 份、款冬花19 份、百部10 份、葶苈子36 份、陈皮10份、菊花42 份、石菖蒲23 份、防风14 份、桂枝17 份、罗汉果29 份、茯苓26 份、红景天19份、干姜21 份、桔梗18 份、北沙参18 份、蜂房8 份、罂粟壳12 份、前胡17 份、地骨皮11份、大青叶12 份、白茅根23 份、补骨脂8 份、百合12 份。
将上述中药原料放入容器中,加水没过药面,浸泡15—30分钟,再加水没过药面5—10厘米,进行第一次煎煮,未沸腾前用武火煎煮,沸腾后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第二次煎煮时,加水没过药面4—8厘米,用武火进行煎煮,水沸后用文火煎煮15—20分钟;两次煎煮取汁,合并服用,日服一剂,分2—3次服完,五天为一个疗程。
莱菔子:味辛、甘,性平;归脾、胃、肺、大肠经;具有消食导滞,降气化痰之功效。
桑白皮:味甘,性寒;归肺经;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
白前:味辛、甘,性微温;归肺经;具有降气,化痰,止咳之功效。
款冬花:味辛、微苦,性温;归肺经;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之功效。
百部:味甘、苦,性微寒;归肺经;具有润肺下气,杀虫灭虱之功效。
葶苈子:味辛、苦,性大寒;归肺、膀胱经;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
陈皮:味辛、苦,性温;归脾、肺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消肿之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永英,未经黄永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66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