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06554.X | 申请日: | 2018-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83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军;王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广军 |
| 主分类号: | B60L11/18 | 分类号: | B60L1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充电桩 移动式 便于移动 充电插口 防尘机构 防撞机构 节能环保 防尘 插座 挡雨 防撞 底座 隔板 蓄电池 第二挡板 第一挡板 辅助机构 太阳能板 安装腔 安装箱 充电桩 储藏框 挡雨板 万向轮 移动型 支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桩,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移动、节能环保、能为充电插口挡雨和防尘、能够防撞的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移动型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有底座、万向轮、辅助机构、安装箱、隔板、储藏框、蓄电池、第一防撞机构、第二防撞机构、第一挡板、第一插座、第一防尘机构、第二挡板、第二插座、第二防尘机构、支架、挡雨板和太阳能板;底座底部设有第一安装腔。本发明达到了便于移动、节能环保、能为充电插口挡雨和防尘、能够防撞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桩,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电动汽车相对于汽油机汽车来说,其对环境影响较小,可以替代不可再生能源汽油的使用,因此,电动汽车前景被广泛看好,也符合了新型能源战略要求。目前的电动汽车要么在专门建设的充电站充电,要么是停泊在安装有充电插座的车库的电动汽车也能充电,但是这些充电方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制约,很多家庭用车都停泊在路面,因此充电非常不方便,且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市电电网供电,不节能环保,不方便移动,不能为充电插口挡雨和防尘,操作麻烦且不方便,另外,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没有设置防撞机构,很容易让电动汽车撞到充电桩致损,因此亟需研发一种便于移动、节能环保、能为充电插口挡雨和防尘、能够防撞的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用市电电网供电,不节能环保,不方便移动,不能为充电插口挡雨和防尘,操作麻烦且不方便,另外,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没有设置防撞机构,很容易让电动汽车撞到充电桩致损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移动、节能环保、能为充电插口挡雨和防尘、能够防撞的移动式电动汽车充电桩。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移动型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有底座、万向轮、辅助机构、安装箱、隔板、储藏框、蓄电池、第一防撞机构、第二防撞机构、第一挡板、第一插座、第一防尘机构、第二挡板、第二插座、第二防尘机构、支架、挡雨板和太阳能板;底座底部设有第一安装腔,辅助机构安装于第一安装腔内,万向轮与辅助机构输出端传动连接,安装箱固接于底座顶部,安装箱通过隔板分隔为储藏腔、第二安装腔,储藏框与储藏腔内表面滑动连接,蓄电池固接于隔板顶部;安装箱一侧上端设有第一通孔,另一侧上端设有第二通孔;第一挡板侧部上端铰接于安装箱侧部,第一挡板位于第一通孔侧部,第二挡板侧部上端铰接于安装箱侧部,第二挡板位于第二通孔侧部,第一防尘机构、第二防尘机构均安装于安装箱内顶部,第一插座与第一防尘机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一插座位于第一通孔侧部,第二插座与第二防尘机构输出端传动连接,第二插座位于第二通孔侧部,挡雨板通过支架固接于安装箱顶部,太阳能板固接于挡雨板顶部,太阳能板与蓄电池电连接,蓄电池与第一防尘机构、第二防尘机构、第一插座、第二插座电连接;第一防撞机构安装于安装箱一侧部,第二防撞机构安装于安装箱另一侧部。
优选地,辅助机构包括有第一滑轨、第一滑块、第一安装板、伸缩气缸、第二滑块和第二滑轨;第一滑轨固接于第一安装腔一内侧壁,第二滑轨固接于第二安装腔另一内侧壁;第一安装板一端通过第一滑块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多个伸缩气缸均匀分布于第一安装腔内顶部,第一安装板与伸缩气缸输出端传动连接,万向轮安装于第一安装板底部。
优选地,第一防撞机构包括有第一空心管、第一空心杆、第一弹性件和第一防撞块;多个第一空心管沿安装箱高度方向等间距固接于安装箱侧部,第一空心杆与第一空心管内表面滑动连接;第一空心杆一端部通过第一弹性件与第一空心管连接,第一防撞块固接于第一空心杆另一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广军,未经李广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65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巡线无人机充电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用机电一体化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