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隐孢子虫多表位基因片段cpmcef及其融合蛋白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405650.2 | 申请日: | 2018-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7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兆国;游艳敏;李艳;米荣升;黄燕;韩先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上海分中心)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62;A61K39/002;A61P3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序伦律师事务所 31276 | 代理人: | 周东萍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隐孢子虫 多表位基因 融合蛋白 隐孢子虫感染 氨基酸序列 多表位疫苗 核苷酸序列 表位序列 原核表达 真核载体 重组蛋白 重组载体 大蒜素 表位 小鼠 真核 串联 克隆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隐孢子虫多表位融合蛋白,包含:SEQ ID NO.1~10所示表位序列以任意顺序相互串联形成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还公开了隐孢子虫多表位基因片段,其包含编码上述融合蛋白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隐孢子虫多表位基因片段,经原核表达后所得的重组蛋白,或克隆至真核载体所得的真核重组载体,无论是单独免疫,还是添加大蒜素,对小鼠泰泽隐孢子虫感染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适于作为抗隐孢子虫病的多表位疫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隐孢子虫多表位基因片段cpmcef及其融合蛋白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由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p.)引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在健康的人和动物中,常引起自限性腹泻;而在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如艾滋病(AIDS)病人、器官移植病人中,可导致严重疾病,甚至威胁生命。调查显示,隐孢子虫是继轮状病毒后,引起全球五岁以下儿童腹泻第二重要的病原,而全世界10.5%儿童死亡是由腹泻引起的。目前该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绝大多数抗生素、抗寄生虫药均无效;亦缺乏获得临床批文的预防疫苗,现有抗原制备的疫苗的免疫保护效果均不够理想。因此,寻找和研制新型的隐孢子虫抗原、研制高效的隐孢子虫病预防疫苗十分迫切。
在以往的隐孢子虫疫苗研究中,人们通常使用单一的隐孢子虫抗原基因,构建核酸疫苗或活载体疫苗;或使用其表达的融合蛋白,制备亚单位疫苗。但是,此类疫苗的保护效果均不够令人满意。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隐孢子虫基因组巨大,生活史复杂,抗原种类繁多,达数千种之多,单一的抗原无法彻底阻断病原在宿主体内的生活周期。另一方面,使用多抗原疫苗时,由于载体容量有限,并且大分子蛋白可能会造成动物免疫病理反应,所以在单一载体中加入多个抗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近年来,国际上兴起了利用抗原表位预测工具、开展抗原表位预测、构建多表位疫苗(multi-epitope vaccine)的热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尤其在抗疟疾多表位疫苗研制领域,已设计合成了多个基因工程疫苗和合成肽疫苗,取得了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目前国内外尚缺乏隐孢子虫多表位疫苗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目前缺少高效的隐孢子虫疫苗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隐孢子虫多表位基因片段cpmcef,利用该基因片段制备的融合蛋白、及构建的真核重组质粒,可用于制备抗隐孢子虫病的多表位疫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隐孢子虫多表位融合蛋白,包含:SEQ ID NO.1~10所示表位序列以任意顺序相互串联形成的氨基酸序列。
优选的,各表位序列之间设有柔性氨基酸组成的接头序列。在各个表位序列之间加入柔性氨基酸组成的接头序列,能使各个抗原表位在空间上互相独立,防止各表位多肽分子由于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而阻碍其和MHC(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具有抗原呈递作用)分子的结合;同时在各个表位之间用接头序列连接,可适当提高免疫肽分子量,以增强多表位融合蛋白的免疫原性。
更优选的,所述融合蛋白具有SEQ ID NO.1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隐孢子虫多表位基因片段,其包含编码上述融合蛋白的核苷酸序列。
优选的,所述隐孢子虫多表位基因片段包含编码SEQ ID NO.11所示氨基酸序列的核苷酸序列。更优选的,所述隐孢子虫多表位基因片段具有SEQ ID NO.1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隐孢子虫多表位基因片段的真核重组载体。
优选的,所述真核重组载体还包含细胞因子序列、和/或CpG序列。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疫苗,包含上述隐孢子虫多表位融合蛋白、或真核重组载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上海分中心),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上海分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56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