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合物电解质膜和固态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810404808.4 | 申请日: | 2018-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66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 发明(设计)人: | 朱冠楠;黄杰;张程;孙亮;李久铭;洪晓恒;冯奇;李泓;俞会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 | 分类号: | H01M10/056;H01M10/0525;H01M10/0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魏晓波 |
| 地址: | 200041 上海市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物 电解 质膜 固态 电池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物电解质膜和固态电池,聚合物电解质膜由以下方法制得:将聚氧化乙烯、表面活性剂和水混合,加热,再和锂盐混合,得到复合浆料;表面活性剂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锂、烷基磷酸酯锂、烷基硫酸锂、烷基苯磺酸锂、烷基萘磺酸锂和烷基甘油醚磺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将复合浆料成膜,得到聚合物电解质膜。本发明利用表面活性剂和聚氧化乙烯基体的相互作用,形成纳米粒径的胶团,打乱PEO中聚合物链的秩序,降低PEO的结晶度,提高电解质膜制备的电池的离子电导率。另外,表面活性剂与PEO基体相互作用形成的纳米粒径的胶团,可均匀分散和稳定存在,有助于高效形成组分均一、厚度可控的聚合物电解质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合物电解质膜和固态电池。
背景技术
广泛应用的液态锂离子电池中,由于使用易挥发、易燃易爆的有机电解液,而面临泄露易燃等安全风险,因此,开发基于固态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是解决上述安全隐患的根本策略。固态电解质包括无机固态电解质和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与采用液态电解质相比,固态电解质有提高安全性能和抑制锂枝晶的优势,聚合物电解质更是有柔性和易操作等优点。其中PEO聚合物电解质因低毒性,玻璃化转变温度低,对锂盐良好的溶解能力,高的介电常数以及易操作等优点应用最为广泛。然而,由于PEO结晶度较高,导致其室温离子电导率较低(~10-6S/cm),因此需要进一步对其改性增加电导率。
目前针对PEO基电解质的改性主要集中于以下几种方式:(1)添加小分子增塑剂,利用聚合物链段对增塑剂的吸附和溶胀作用,可大幅提升离子电导率,制备简单,但会导致力学性能明显下降,且各组分的相容性和稳定性均有降低;(2)添加离子液体,可提升电导率,不易燃,蒸气压低,稳定性较高,但会导致力学性能下降,离子迁移率无明显提升,且价格昂贵;(3)嵌段共聚,交联,接枝等改性方法,可同时提升离子电导率和离子迁移率,同时兼顾力学性能,但制备工艺复杂,批次稳定性较差,无法达到应用要求;(4)引入不同功能组分进行共混,可提升改性后聚合物的综合性能,包括尺寸稳定性,电化学稳定性和耐热性,但对电导率无明显提升作用,且采用的物理方式混合很难提升两者的相容性;(5)添加无机活性/惰性填料,降低结晶度,同时填料表面与聚合物链及锂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促使表面生成多个快速锂离子通道,从而提升电导率,并有效改善机械性能,但无机填料在聚合物基体中极易发生团聚,很难实现均匀分散及解决浆料沉降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合物电解质膜和固态电池,该聚合物电解质膜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合物电解质膜,由以下方法制得:
将聚氧化乙烯、表面活性剂和水混合,加热,得到复合浆料;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锂、烷基磷酸酯锂、烷基硫酸锂、烷基苯磺酸锂、烷基萘磺酸锂和烷基甘油醚磺酸锂中的一种或多种;
将所述复合浆料成膜,得到聚合物电解质膜。
优选地,所述聚氧化乙烯和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1:10~20:1。
优选地,所述加热的温度为40~90℃;所述加热的时间为20~30h。
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锂、十六烷基苯磺酸锂和十六烷基萘磺酸钠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表面活性剂由以下方法制得:
将待处理表面活性剂和盐酸质子交换后再和氢氧化锂混合,得到表面活性剂;
所述待处理表面活性剂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烷基磷酸酯盐、烷基硫酸盐、烷基苯磺酸盐、烷基萘磺酸盐和烷基甘油醚磺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加热后还包括:
将加热后得到的产物和锂盐混合,得到复合浆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480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