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散尾葵叶面肥在审
| 申请号: | 201810404728.9 | 申请日: | 2018-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585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 发明(设计)人: | 任倩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浦江县合洪园艺研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 地址: | 32229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覆花 葵叶 叶面肥 萃取物 花序 提物 金银花提取物 致病菌 艾草提取物 复合氨基酸 保水效果 混合溶液 耐寒能力 叶片表面 乙酸乙酯 蒸腾作用 大蒜油 丁香油 内含物 水凝胶 吸水性 重量份 甲苯 包膜 缓释 抑菌 | ||
1.一种散尾葵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尾葵叶面肥的组成及其重量份为:旋覆花叶提物浸膏2~3份、旋覆花花序萃取物浸膏2~4份、西芹根提物3.5~5.5份、丁香油1~2份、大蒜油3~6份、艾草提取物2~3份、金银花提取物4~6份、复合氨基酸1.2-1.5份,甲苯与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40~50份,以及上述组合物3~6重量倍的吸水性包膜水凝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尾葵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尾葵叶面肥的制备方法包括:
S1:取旋覆花花序,以90~95%乙醇溶液浸泡,渗滤后浓缩提取液,得乙醇粗提物浸膏;将浸膏悬浮于蒸馏水中,用石油醚、氯仿与正丁醇混合液在室温下萃取,浓缩得旋覆花花序萃取物浸膏;
S2:取旋覆花叶,烘干后粉碎,以氯仿、乙酸乙酯与正丁醇混合物浸泡,然后在室温超声提取,过滤得滤液,减压浓缩即得旋覆花叶提物浸膏;
S3:向预热过的溶液A中加入硫脲与(R,R)-2,5-二甲基硼咾烷作引发剂,搅拌后倒入溶液B,再逐滴加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并加入去离子水,在氮气持续保护下,水浴搅拌反应,然后加入0.4~0.5份硫脲,相同条件下反应,乙醇洗涤后低温干燥即得吸水性包膜水凝胶;
S4:称取旋覆花叶提物浸膏、旋覆花花序萃取物浸膏、西芹根提物、丁香油、大蒜油、艾草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复合氨基酸,将上述物质溶解于甲苯与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中,搅拌混合均匀即得叶面肥;将叶面肥缓慢倒入吸水性包膜水凝胶中,搅拌均匀即得散尾葵叶面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尾葵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90~95%乙醇溶液中含有0.5~0.6%的2-氨基-5-氟吡啶与0.25~0.3‰的(-)-金雀花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尾葵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石油醚、氯仿与正丁醇的重量比为1:2~5:4~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尾葵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氯仿、乙酸乙酯与正丁醇的重量比为1:4~5:1~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尾葵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溶液A的制备方法为:称取4.5~5.0重量份魔芋葡甘聚糖加入到反应器,溶于8~12倍去离子水中,持续通入氮气保护,水浴35~38℃搅拌预热45~60min得溶液A。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散尾葵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溶液B的制备方法为:称取5.0~5.2重量份丙烯酸,缓慢向其中加入5~8mol/L氢氧化钠溶液,使丙烯酸的中和度达到65~85%,向中和过的丙烯酸溶液中加入5.5~6.0重量份丙烯酰胺与0.9~1.0重量份腐植酸,充分溶解混合后得溶液B。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尾葵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硫脲的重量份为0.01~0.012,(R,R)-2,5-二甲基硼咾烷的重量份为0.0022~0.0025,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的重量份为0.03~0.033。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尾葵叶面肥,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中,甲苯与乙酸乙酯重量比为1: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浦江县合洪园艺研发有限公司,未经浦江县合洪园艺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40472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